“是吗?这是有我家霖霖的那一版吗?不是我可不看!”
报纸的权威性让读者深信,能登在报纸上人都是厉害的人、大人物、这是一份广而告之的荣誉。
“王主任,改天到我家里欣赏金鸡奖,那个奖杯啊,很漂亮。”
“霖霖这孩子厉害啊,从小就看出来不一般,一下子拿了两个奖!”
“你说百花奖啊,百花现在看不了,在霖霖对象哪儿呢!”
“霖霖有对象了?我还想给霖霖介绍一个呢,我家侄子很不错,在文化宫上班!”
“是啊,刚有的,这不也省了你介绍了哈哈哈!”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文化部和戏剧家协会的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个话剧奖的事情。
关于设立话剧奖的事情,文化部刚开始看到相关的文章并没有在意,后来相关的文章越来越多。
话剧界内外不少人在议论这个事情,部里面就不能不重视了。
于是周杨和夏言在私下里议论过几次,都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的聊。
朱霖的这篇报道影响力大,下面议论的声音就更多了。
这天,夏言和周杨正在讨论这个事情的时候,接到了曹禹从北戴河寄过来的信,信里面认为设立话剧界的导演和演员奖十分有必要。
自己最近看了不少的评论,有一些完完全全的说出了话剧界同志们的心声。
【我们要再不设立,我看会让一些同志们心寒啊!】
两个人看完曹禹的信,对曹禹的观点表示认同。现在设立的奖项越来越多,话剧界要求设立自己的奖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两人初步达成了共识,但是说容易,真正要设立又很难。
比如设立像金鸡奖那样专业的还是像百花奖那样观众投票的;设立什么级别的?国家级还是协会级?哪几个单位是主办单位,经费哪些单位出,这都是问题。
不过考虑到大家的意愿,文化部让戏剧家协会,以协会的名义发了一篇文章,大意是注意到了相关讨论,领导们很重视,认为设立很有必要,将进行专门研究等等。
满满的公文措辞,不过就算这样整个话剧界也是群情振奋,各大话剧团纷纷给戏剧家协会发来电报,表示支持,并提了一些自己认为很合理的奖项设置和评选建议。
领导一看,好家伙自己只是说了一个正在考虑,可这群人已经在讨论设立具体的奖项内容了。
各个话剧团递上来的火把聚在一起,把话剧奖的设立烧成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欧阳山尊笑着看向刘一民,满意地说道:“一民,你是个幕后英雄啊,我们话剧界的同志们,都得感谢你!”
“不用谢,我也不是为了这一声感谢嘛!”刘一民笑道。
“哈哈哈,一民说的对。家宝公来信说,部里面准备跟依照金鸡奖的级别,以文联和戏剧家协会为主办单位,设立话剧奖。这只是初步的思路,还没有进行讨论。”
于是之在旁边插嘴说道,于是之也是副院长,负责日常工作,曹禹平常有不少的事情,会跟他通气。
朱霖听到事情有眉目了,也跟欧阳山尊几人一样开心了起来。
朱霖在旁边猜测到时候第一次获奖的会是谁,要真是设立了,欧阳山尊肯定是一个。
时间迈入六月,炎热的天气开始让刘一民想念起北戴河了。
刘一民将《山高水长》的电影剧本交给了汪阳,汪阳看到后赞不绝口,说完之后又开始惋惜起来,当时没有听王严的话,早点将剧本拿到手里面。
刘一民笑了笑没有说话,哪有那么多的如果!
汪阳将剧本交给朱得熊,让他看一看,并询问哪个导演能够担当此等重任。
虽然没能从文化部手里面拿到专项经费支持和国家级拍摄项目的头衔,但是他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反而得拍的精彩。
“我看呀,咱们还是仔细研究研究!”朱得熊没有发表建议,而是慎重地说道。
汪阳表示同意,准备到时候开个会讨论讨论。
第251章 拍电视剧-->>(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