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他们说道:“还有一年的时间呢,你们急什么?”
“一民,你们不急,我们已经急了呀!”陈健功走了过来,心累地说道。
陈健功的身后依然跟着几个人,刘一民暗道文学社的副社长,走到哪儿都是人簇拥着,社不大,还挺威风。
陈健功是77级,因为77级是春天入学,所以毕业的时间是在冬季,也就是82年的春季。
78级的刘一民,毕业是在82年夏季。一年毕业两级学生,这盛况可以跟老三届同年毕业数级毕业生相比了。
他们现在已经在写论文了,而且暑假后就要到提交的时候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嘛!”刘一民笑道。
陈健功身后几个人,看向刘一民的时候神情带着激动。陈健功趁机介绍道:“这位是闫真,80级的师弟、这位是骆一禾,79级的师弟,都是咱们文学社的。”
陈健功重点介绍了一下闫真,因为他是接下来的五四文学社的社长,少不了跟刘一民打交道。
刘一民看这个身材黑瘦,脸型偏小的男生,这就是写出来《沧浪之水》的闫真嘛!
《沧浪之水》这篇很多人没看过,但是改编的电视剧很多人都看过。
写了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到体制内的种种不适应,一腔热血的年轻人如何在体制内处处碰壁,最终变得圆滑世故。在知识分子的清高和欲望的天平上滑行,最终倒向了欲望。
成为了一名自己以前所讨厌的,官场老油条。当然,通过自己的圆滑,也获得了权力。
被很多人称为年轻人进入体制内后必看的一部剧。
此时的闫真,跟刘一民打招呼的时候,操着湘省口音,有的时候刘一民听不太懂,不过不妨碍他微笑握手表示善意。
旁边的骆一禾目前并没有什么名气,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海子,号称最懂海子的人。
毕业后在《十月》当编辑,28岁就英年早逝。
长长的头发没怎么打理,厚重的刘海下面,两只眼睛看起来睿智且有神。
刘一民跟他们握了握手,两人左一个师兄、右一个师兄,搞得他颇不好意思。
“一民,文学社想聘你当顾问,你看怎么样?”陈健功问道。
刘一民说道:“顾问?顾问不都是教授干的吗?我可不够格,还是算了吧!”
文学社的顾问有朱光潜、王瑶、吴组缃等知名教授组成,刘一民一个学生当顾问是怎么回事儿!
“这事儿我们的,几个教授都同意,吴组缃教授说就算你平常不参加文学社的活动,拉去当个镇宅兽、吉祥物也不错!”
刘一民抿嘴,这像是教授说的话嘛,不过刘一民觉得,吴组缃还真说的出来。
“那行吧,我这个顾问将听从吴教授的话,当个吉祥物。”
顾问顾问,不顾不问!
闫真用湘省话说道:“师兄,有你当顾问,我们就放心喽,文学社接下来的发展,你要要多多给点意见!”
旁边的陈健功无奈一笑,这师弟不知道是客气,还是真的是这意思,吉祥物嘛,已经说的是很明白了。
走出大饭堂,刘振云不平地说道:“刘师兄刘师兄,都只识一民,不识我振云呐!”
李学勤和陈大志拍了拍他的肩膀:“李师兄和陈师兄亦无人问津!”
“我也一样!”张曼凌在后面说道。
回到宿舍,四个人拿盆水在水房冲了冲凉,回到宿舍,刘一民想念自己四合院里的电扇了,可是想到下午还有课,只能暂时的忍一忍了。
刘振云将刘一民拉到一边,询问刘一民出去吃一顿西餐得花多少钱?
“几个人?”
“你别管几个人,你说一个人得花多少?”刘振云低声问道。
“我又没吃过,估计一个人得五六块!”刘一民说道。
“你不是说你去过老莫吗?”
“又不是我花的钱!”
“谁花的!”
“朱霖同志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