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3章 《驴得水》卖的越来越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李玉如和万方看着疲惫的曹禹,心里面很担心,于是找到了刘一民想办法,最终三个人打算趁着周日带着曹禹去颐和园公园散散心。

    四月中下旬十分适合出游,不冷又不至于是太热。一行四人沿着上次跟朱霖一起游玩的路线走到颐和园里面,万方开心地拿着相机不断地拍着照片。

    站在湖边,看着湖里面的碧水荡漾,鱼儿游戏其中,曹禹眉头终于舒展,吐出几口心中郁结已久的浊气,心情好了许多。

    “老师,要不要去湖中心划划船?”刘一民笑着问道。

    曹禹兴致盎然地说道:“好啊,我来划,你们三个乘船就行!”

    朝着租赁的小船走去,挽了挽袖子,一马当先地走上了船。不过可惜划了一半,就划不动了:“老了老了,真是好了!”

    刘一民和万方拿起船桨划了起来,万方说道:“爸,你可不老,这才多大啊!就算是年龄大了,那老骥伏枥,还志在千里呢!”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一民接道!

    曹禹看着天上飞的风筝,无奈地说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啊。你看这风筝在天上飞的多高,可没有风飞不起来,就算是飞起来,下面也有一根线,一直在扯着它。”

    曹禹像是通过风筝来比喻自己,李玉如无奈地挽着曹禹的胳膊,这聊着聊着又给整伤感了。

    不过过了一会儿,曹禹笑了起来,精神焕发,像是重整了自信:“你们放心吧,我还要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出来,不再写几本大戏,我不甘心啊!”

    接下来整个游览的气氛出奇的好,四个人几乎将整个颐和园给游览了一遍,万方担心曹禹的身体,一遍遍的询问能不能吃消?曹禹摆了摆手,硬是将整个公园给走了下来。

    等走出公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左右,几个人中午吃的是携带的干粮和饼干之类的垫了垫肚子。

    到了燕大门口,刘一民带着他们去长征饭店吃了点东西。

    吃完饭,曹禹还想进去看一看燕大,可惜被万方给阻止了,拉着他回去休息。

    “来燕大有的是时间!”万方笑着说道。

    回去的路上,刘一民说道:“等这次话剧演出结束之后,您应该带着师娘去北戴河休息休息。”

    “行!”曹禹看向意动的李玉如,笑着答应了。

    李玉如扶着曹禹说道:“那我就等着你履行承诺了!”

    四月底,《驴得水》正式上映了。朱得熊在电话里面跟刘一民通告了情况,拷贝卖的并不是很好。

    《庐山恋》的电影拷贝卖了将近400个,可是《驴得水》的拷贝,卖了不到一百个,算是比较凉的电影片了。

    在200个左右,属于是比较热门的电影。《庐山恋》400个,属于大爆款。

    朱得熊在电话里面告诉刘一民:“大家都觉得这类片子欣赏的难度较高,观众不喜欢,所以各个地方的电影发行公司都不敢多买。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部电影是失败的,王严同志当时说得好,就算是一时没人看,不代表这个片子没价值。”

    虽然看起来买的人少的,但是北影厂内部对这部片子的评价并不低,还靠着这部片子挣了不少钱。

    从去年开始,中影提高了片子的最低收购价,一部从以前的70万到现在的90万。

    《驴得水》只花了10万元就挣了80万块钱,这个利润在去年拍的片子里面,是最高的那一部。

    有了这80万块钱,北影就能再多投资一部电影了。

    王严也来信告诉刘一民,请他不要悲观,这并不是作品的问题。报纸上很多人也对《驴得水》进行了点评,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艺电影,里面的镜头和人物塑造的都非常好。

    刘一民暗道,看来文艺片在八十年代也没什么市场。

    不过至于伤心,刘一民还真没有,他之前也预料到了。

    朱霖为了表示对《驴得水》的支持,买了好几张电影票送给朱父朱母或者是其她朋友。

    隔天就要进入五月份了,《驴得水

第243章 《驴得水》卖的越来越好-->>(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