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教授都喜欢研究外国的文学。”
他们几个在前面议论,台下的学生也是一片哗然,纷纷议论了起来。
刘振云纳闷地说道:“一民不是在法国出版吗?怎么又跑到美国去了?”
“是发表,不是出版,你耳朵是故意听错的吧!”李学勤调侃道。
“嗐,再听错也改变不了现实!我还在想什么时候吃一顿西餐呢,一民已经给美国人做了一道‘西餐’了。”
季羡临在台上说了好几句安静,中文系的教室里面才慢慢地安静了下来。
接下来是上台发言,陈健功先上,陈健功看着下面的学生,心里面有好多话此刻也全都咽了下去。
他准备了演讲稿,低头看了看密密麻麻的演讲稿,上面写着什么分享、创作、文学精神之类的词汇。
想了想,还是捏成了一团装进了口袋里面。
【感谢教授同学们的支持,希望未来继续向刘一民同学学习,争取创作出更优秀的文学作品,恭喜刘一民同学获得茅盾文学奖,并将文学创作推向全世界。
希望未来的一天,我也能跟随刘一民同学,让我的作品走出国门,在这里,我再次向一民表示祝贺!】
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陈健功回到了座位上。旁边的几个文学社学生询问他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写好的稿子念。
陈健功无奈地说道:“嗐,我就别念出来丢人了,大家想听的还是一民讲。”
刘一民站在台上,扫视过众人的时候,跟陈健功通过眼神碰撞了一下,接着讲了讲自己的获奖感言,鼓励大家一起进步。
刘一民对此类的感言,已经做到可以不用提前准备了,无他,嘴熟耳!
只要想,随时随地就能来上一大段。
讲了一会儿,几个中文系的学生举手提问。
“师兄,我想问一下,写作的过程中,写着写着迷茫了,应该怎么办?”
刘一民听到“师兄”两个字走了一下神,不好意思地说道:“以前都是我叫别人师兄,现在终于也熬成师兄了!”
“哈哈哈”
“迷茫?最需要的是先开始写。写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大量的思考和缜密的观察。每个人的生活,都像是一篇文章,我们不要总想着一下子就成为一个大作家。
这次我颁奖的典礼上,我很佩服姚雪垠同志,可以十几年如一日的写一篇,我扪心自问,我可能做不到。
我觉得杨诲教授说得对,燕大中文系的学生,也不必想着人人都成为一个作家,我们在其它领域也能够发光发热。
有同学会觉得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但,这就是我的心里话。不管做什么,要相信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刘一民说完,接着又有学生开始提问,提问的问题五花八门,但总体都是围绕着写作来的。
演讲结束之后,刘一民找到了李聪仁,又问他要了几本《巴黎评论》送给了几个教授。
这几本《巴黎评论》都已经被翻的乱七八糟了,有的上面还写着学生个人的见解。
“刘,没新的了。要新的话,只能等到暑假回来,我再带几本!”
“可以了,不用再带了,别再进去了。”
杨诲拿着《巴黎评论》翻了几页,满意地笑道:“以后有好东西,想着我们这几个老头子!”
“刘老师,前几天黄祖默导演给我寄来了一封信,你猜写的是什么?”朱霖用手指轻轻地揉着刘一民的太阳穴,笑嘻嘻地问道。
“猜对了怎么办?”
“刘老师,你想干什么?”
“瞧你一脸戒备的样子,朱夫子!黄祖默找你肯定是《庐山恋》的事情,《庐山恋》什么事?肯定是今年的百花奖评选喽!”
“哇,全对。就是百花奖评选的事情,现在选票已经在统计了,听说有百万张这么多,统计起来很麻烦。但是黄祖默导演说,《庐山恋》很有可能能获奖,就是不知道获得的是什么奖!”
第241章 百花奖名单即将出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