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8章 茅盾的最后时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们炫耀的啊,欺负我们没一民这样的学生是吧!说实话,这一年来,一民也算是我半个学生了!”

    茅盾轻轻地敲了敲桌子,笑着说道。

    夏言在旁边鼓起了掌,整个书房里面很是热闹,韦涛推门进来,说饭做好有一会儿了,得赶紧吃。

    “老万,老沈,一民,长篇文学奖的评奖已经在评了,作协的人拿来了几部,问我是什么意见。我说我又不是评委,不用问我是什么意见,不过我让他们一定要公平公正。”茅盾用勺子慢慢地喝着米粥。

    “雁冰同志,你大致心里面有数了吧!”曹禹看向茅盾。

    “是有数了,也就那么几部!一民,你认识你们豫省的姚雪垠同志吗?”茅盾问道。

    “姚雪垠同志是鄂省的文联主席,虽然是豫省人,但久不在豫省工作,哪有见面的机会,不过我看过他写的《李自成》。”

    刘一民说道。

    “《李自成》接下来的第三卷,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要出版了。我们关系不错,经常通信,他的写的很详实。我以前告诫他,写历史人物,一定要切记随意拔高,他对于我的建议,还是比较听的。”

    《李自成》前后写了三十年,五卷总共两百三十万字,如今才出版了前两卷。

    此时茅盾提起姚雪垠,是在告诉大家,姚雪垠是其中可能获奖概率比较大的作家之一。

    论影响也是足够,当时第一卷刚写出来的时候,得到了教员的夸奖,在小日子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姚雪垠同志长于写悲剧啊!”夏言说道。

    吃完饭,茅盾给大家讲了讲他的回忆录后,一群人就离开了茅盾的家里。

    临走时,曹禹拉着韦涛说道:“你多劝劝你父亲,平时多休息,不用那么拼命,他这是把骨头熬成油在点啊!”

    四合院外,韦涛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万叔叔,我劝不了啊!父亲怕整理不完啊,成了他的遗憾!”

    夏言无奈地拍了拍韦涛的肩膀,没有说话。

    曹禹从蓝天野的嘴里面,得知刘一民回家要参加大哥刘一国的婚礼,于是告诉了李玉如。

    李玉如也买了一份礼物,托刘一民带回去,还用了一个信封包上了礼金,信封上写着“万家宝、李玉如赠。”

    刘一民看着盒子里面的礼物,笑着说道:“师娘,你们太费心了!”

    “哪有,我到百货商店随便挑选了几样,你拿回去看看你未来的嫂子喜不喜欢!”李玉如笑着说道。

    “那肯定喜欢!”

    “一会儿别走了,吃完饭再走。火车票买好了吗?”李玉如问道。

    “买好了,还是沾了老师的便宜!”

    “沾什么便宜?这也是为国家的经济做贡献。有的列车上,软卧常坐不满,你说这不是资源浪费吗?”李玉如在厨房里面笑着说道。

    “师娘这观点我同意,师娘,你什么时候看经济学方面的书了!”

    “你这个孩子,师娘,我也不是只知道唱戏,我就是觉得,没人用就是浪费,一列火车从北跑到南,那可都是钱啊!”

    闲聊了一阵,曹禹提着包回来了,将包放在沙发旁,看着他们问道:“你们在聊什么呢,聊的这么开心!”

    “师娘在进行叁反之一的反浪费呢!”

    “怎么?你浪费什么了?”

    李玉如将两人刚才的讨论给曹禹讲了讲,曹禹笑道:“你们谈的还有点道理!“

    吃饭的时候,曹禹拿出酒给刘一民倒了一杯,笑道:“在美国发表,咱们还没庆祝呢!”

    曹禹想给自己倒,被李玉如给拦住了,笑着拿出了参桂养荣酒:“老万,你喝这个!”

    “老师,这酒怎么样?”

    “这酒不错,我在电视上看到过!”

    “那我再让沪影厂的同志帮我买几瓶送到燕京!”

    李玉如说道:“不用了,你有这个心就行!”

    吃完饭,在书房里面一直聊到九点多,才从曹禹家走了出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