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诗社这是怎么了?”也有人惋惜地摇了摇头。
地下诗社除了启蒙诗社外,也有人写了文章驳斥,只不过文章的言辞都不如启蒙诗社激进。
《人民文艺》编辑部内,崔道逸正在上班认真地看稿子,眉头快拧成一团的时候,有人过来叫他,说楼道内出现了新鲜的大字报。
“老王,你大呼小叫什么?这不是很正常吗?看稿子看稿子!”崔道逸无力地晃了晃手。
“你真不去?”
“真不去!”
“这可是关于你宝贝师弟的!”
老王还没反应过来,崔道逸“嗖”的一下从座位上弹射起步,朝着楼下跑去。
崔道逸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围在这里看了,并指着上面的言辞议论纷纷。
崔道逸挤进人群里面看了起来,冯继才扭头还跟他打了一个招呼。
崔道逸点了点头,抱着肩膀看了一会说道:“写的是什么玩意儿?”
“是啊!什么诗坛小霸王,说不得,动不得,骂不得。要是他们能说得动得骂得,几篇评论加上一篇没指名道姓的专访,就不会这么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了!
崔编,一民这样骂一骂也挺好,争取让诗坛干净点!”冯继才说道。
也有人说道:“真是昏了头了,什么都骂,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崔道逸将几篇大字报的标题和大字报的内容大概记下来之后,打了一个电话,就朝着刘一民的四合院去了。
“一民,你看看?”崔道逸笑着说道。
“师兄,骂我的,看把你高兴的!”
“嗐,出的都是昏招,我看接下来骂他们的人更多了,喜欢你的诗歌和的读者,都要站到他们的对立面喽,我把内容给你讲一讲!”崔道逸喝了一口茶后,急忙说道。
“其实我已经知道了!”刘一民指了指桌子上的几张纸:“这是刚才别人送来的!”
刚才朱霖的室友楚红来了一次,她将贴好的撕掉直接给刘一民送了过来。
“哎呀,你这群众基础够好的!”崔道逸感叹道,又问:“你怎么想的?”
“还能怎么想?评论一篇篇发呗!都投给各个杂志了。《燕京文艺》在《人民文艺》后面,接下来是《诗刊》。”
刘一民掰着手指头说道。
“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
“要是骂一次对方就服了,等过阵子就又开始了,正好!”刘一民乐呵呵地说道。
自己的子弹都没打光,正准备上膛,对方就投了,这也太没意思了!
崔道逸看刘一民这么有信心,笑着回到了《人民文艺》。
《今天》编辑室内,大家正在印刷着“内部学习资料”,有人进来将启蒙诗社的文章递给了大家传阅。
看了一会儿后,黄睿摇了摇头说道:“咱们都不敢这样说,黄祥胆子可忒大了!”
“等着吧,有好戏看喽!”旁边的芒克转头继续忙起了手上的工作。
整个诗坛和读者都在等待着刘一民的回应,但谁都没想到刘一民的回应来的如此之快。
《燕京文艺》的最新版的文艺评论里面,刊登了刘一民的评论。
【争论到底应该围绕诗歌还是诗人?】的字眼格外的夺目,不少读者感叹刘一民为诗坛发展、为诗歌发展疾呼的良苦用心。
接着又想到《中青报》上刘一民写的评论【将真正的诗歌还给诗歌,回归到诗歌的本身去看问题!】
这么仔细一想,是啊,我们为什么不能单纯的去讨论诗歌的好坏,非得揪着人死缠烂打?
这样做的人,是真正为了诗歌好吗?
启蒙诗社的人,看着手上的杂志,黄祥闷声说道:“他倒成了有良心的诗人了,一心为了诗歌的发展了!”
“他怎么回的那么快?”
一群人把“小作文”贴上去的时候,看到没什么反应,还在沾沾自喜,以为骂赢了,结果新出来的《燕京文艺》直接打了脸。
众人仔细想了想,《燕京文艺》定版印刷都要一定的时间:“这是早有预谋
第220章 诗坛小霸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