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3章 《家园三部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藏地抗英两部曲》里的《山高水长》是第一部,这是个开局,一定要打好基础。第一部排不好,怎么能拍好第二部!”曹禹笑着说道。

    “抗英两部曲?”朱霖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

    苏民冲着她笑道:“小朱啊,家宝公将一民的这两部剧本合在一起命名为《藏地抗英两部曲》,毕竟两部分内容一脉相承,同一个主线,敌人也是同一个,我们都觉得很合适!”

    “厉害哦,刘老师!”朱霖夸赞道,不过又说道:“如果加上《追风筝的人》,其实是算三部曲,可惜《追风筝的人》主线不是抗争!”

    心想要是《三部曲》就完美了,正好对上了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在剧本方面对上了曹禹院长的《生命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

    《生命三部曲》是津城人艺内部自己提出来的,当然也受到了大家的认可。

    曹禹笑道:“也不是剧本,不过在领域,倒是可以这么称呼!”

    “万老师,我觉得也可以!”朱霖说道。

    “一民,要是给三部曲命名,你会选择什么?”苏民问道。

    刘一民思考了一下,《追风筝的人》主题侧重不同,想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出来倒是很难!

    过了一会儿,刘一民说道:“我觉得以‘家园’命名不错,毕竟《追风筝的人》也是因为家园被毁才离开了藏地,以和平解放回到了藏地。这也是一次重建家园和重建亲情、友情的旅程。”

    “不错,《家园三部曲》很贴切!”蓝天野轻声鼓掌道。

    曹禹略带激动地说道:“是啊,家园!《山高水长》《红河谷》两部剧里面,英勇献身的英雄保护的不是哪一族的家园,这保卫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哈哈哈,一民也是有一脉相承著作的作家了!”

    欧阳山尊的声音提了起来,惊到了上面正在排练的演员,所有人都停下来看向了他们!

    欧阳山尊挥了挥手:“排练,同志们排练,一会儿排练完,跟你们说个好消息!”

    舞台上的排练继续开始了,只不过因为短暂的停顿,重新恢复后过了几段大家才找到了感觉。

    曹禹用手拍了拍欧阳山尊的大腿:“山尊啊,几十岁的人了,还是这么大嗓门!”

    “当导演的嗓门不大不行啊!我嗓门不大,在舞台上讲个话,大家都听不懂,你说这叫怎么个事儿!”

    众人莞尔一笑,继续认真看起了排练。

    “刘老师,开不开心,年纪轻轻著作等身!”走出人艺,朱霖做了一个夸张的表情。

    刘一民说道:“压力也大啊!现在还没过多久,就又有人开始骂我了!”

    朱霖轻轻地蹭了一下刘一民的肩膀:“这叫树大招风,你是最大的树,都等着你振臂一呼,结果你是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巍然不动。

    人家看在你身上没希望,可不得使劲地骂你了!”

    刘一民转身看向朱霖:“行啊,你可以当分析家了,以后你给我分析文坛局势,我就不看这些糟心的报纸了!”

    路边的秋叶落了一地,两个人走在上面,枯叶折断和摩擦的声音不绝于耳,像是录音机里磁带转动的声音。

    朱霖尽管忙着排练,还得学当导演,但文学杂志和报纸基本上有空就看。就算是她不看,旁边的一堆人也会给她讲。

    她又是燕京人,还是大学生,地下诗坛的事儿不用打听就有人给她讲!

    演员嘛,也是文艺界的一份子,对文艺界的新作品和新鲜事儿关注的不比作家和诗人少。

    另外人都有看热闹的心理,看到文坛论战,说的有道理没道理先不说,反正有热闹就要看,看完还要津津乐道,再自己分析一波。

    “你请我吃饭,我帮你分析分析!”朱霖说道。

    “行啊,你吃什么?猪蹄猪肘子猪尾巴还是?”刘一民乐呵呵地说道。

    朱霖嫌弃地摆了摆手:“咦,再吃下去我成猪了,我是姓朱,我可不是猪!”

    “那小朱同志,你吃什么?”

    朱霖看向刘一民:“刘老师

第213章 《家园三部曲》-->>(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