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曹禹给的。
里面的月饼也是五仁居多,五仁月饼,一款经典到不能经典的月饼,刘一民是不怎么喜欢吃,倒是吃了几个豆沙的。
等月亮快上来的时候,银杏树下不好赏月,大家就到了三进院里面。
三进的空间大,还没有高树,所以看的异常清晰。
夜晚的空中几乎没有一点云彩,月光照在大地上,大家彼此说话的时候,对方的表情什么的,看的一清二楚。
小孩子在旁边玩闹,大人一边盯着月亮一边聊着天。
等到了满月的时候,院子里响起一阵阵掌声,来了兴致的人还吟诵了几曲。
“来来来,每一个人说一句中秋的诗词!”茅盾提议道,说完自己先来了一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夏言说道:“老沈,你起这个调,怎么这么悲凉,明月明年还在这里看!”
茅盾笑道:“我也想啊!”
等到刘一民的时候,接了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朱霖说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等这句诗说完,整个院子里都笑了起来,张广年说道:“等你们结婚,我们一定喝你们的喜酒!”
朱霖看向刘一民,刘一民的手趁着没人注意,偷偷握住了朱霖的手,没想到沈云在后面,嘿嘿一笑,吓得朱霖赶紧甩开了。
“到时候,我们都来!”
夏言道:“我当你们的证婚人!”
“你当证婚人?我干什么?”曹禹不满地说道。
其余人看着两人斗嘴,逗乐的笑出了声。
聊了很晚,大家才走。走的时候还一起动手,把院子好好的给收拾了一下,垃圾堆在墙角,只能等明天再清理了。
一群人以四合院为中心,朝着四周散去。
“一民,你在家好好休息,小朱就跟我们一起回去!”李玉如笑着说道。
万方冲着他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他放心。
刘一民回到四合院里面,银杏树的枝的影子遍布整个二进院,使得整个院子看起来有点杂乱。
翌日,刘一民将板凳还给了梁大妈和另外的邻居,又送了点小礼物表示感谢。
汝县,麦积大队,刘家,一群人围在刘家的新盖好的砖房里面看电视。
整个麦积大队不再是黑乎乎的一片,山间能看到零零散散的白炽灯的光亮。
通电是通电了,但是有的社员家里面心疼电,所以只在极少数的时候才开灯。
刘家前阵子来了一个吉普车,上面下来的人大家也都见过,来过好几次。
到了刘家门口,就搬下来了一台叫做“电视”的东西,里面也能看电影儿,只不过就是电影儿里面的人儿小一些。
刘福庆和杨秀云听说是自己在燕京的二儿子托人带回来的,一个个开心的不得了。
电视这洋玩意儿,公社主任家里面都没有,说不定还是公社里的头一台。
不,现在叫乡了,乡里面的第一台。
馆长老张让人帮忙把天线给架上并调试好,自己坐在院子里面的磨盘边,跟刘福庆和杨秀云聊了起来。
杨秀云不断地询问自家二儿子在燕京怎么样,在燕京瘦了没有。
老张笑着道:“老嫂子,没瘦,精壮着呢,只不过就是黑了点。他采风去了,暑假才没回来,但心里面一直惦记着你们。
你看看这电视,风扇,风扇天凉了不能用,等明年就好了,这个是收音机,打开后能听到不少的新鲜事儿!”
李大山听到消息后,也赶了过来,拨弄着收音机:“我在公社主任……乡长的家里面见过,这东西不错,还能听戏听报纸嘞,广播也能听。”
“一民说这个电视和风扇是送给他大哥一国的结婚用的,老哥哥老嫂子,你们老大什么时候结婚,到时候我来喝杯喜酒!”老张笑着说道。
杨秀云看了一眼建好的新砖房:“这就是给老大结婚盖的,老大在矿务局,对象也在,但就是没办法分房子,所以盖了砖房。想结婚来着,就是老二一直在燕京,他大哥怕耽误他的事儿,所以想等寒假的
第209章 支书的落寞-->>(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