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1章 一民哥哥真能挣钱(二分之一加更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们也不算孤单。”

    夏言逗了逗怀里面的猫:“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四合院里,茅盾和夏言也都写话剧,能给刘一民提出不少的意见。话剧作为解放前后很重要的一种表现和宣传形式,不少作家也都是戏剧作家。

    尤其是左翼作家,更是将话剧在抗战时候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三人在书房里聊到很晚,看着沈云困的坐在凳子上快要低下了头,夏言才起身准备离开。

    走到四合院外,沈云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地说道:“一民哥哥再见,过几天我来给你送猫!”

    三个大人被沈云给逗笑了,都困成这样了,还不忘猫的事情。

    “好,我等着!”刘一民半蹲着身子给沈云的兜里面塞了不少奶糖。

    此时街道上已经没多少人了,月光下,茅盾往北走,夏言骑着自行车带着沈云往南走,沈云困的样子,夏言怕她掉下来,时不时地要跟她说几句话才放心。

    回来后刘一民就发现在闹市中真正做到安静是极为困难的,日头刚刚露头,一阵阵敲门声就把刘一民叫醒了。

    刘一民探头出去说道:“师兄,你起来的可够早的。”

    “一民,不早了,这都七点多了,怎么你还在睡觉?走走走,我请你喝豆汁儿!”

    刘一民撇嘴道:“你个东北人,你喝什么豆汁儿,你能喝习惯吗?这可是老燕京儿人喝的,尤其是馊不拉几的,那才叫一个地道!”

    “嘴皮子这么溜,看来你不困,走吧,看一看燕京七点钟的太阳。不是我说你,一民,写作嘛,就应该鸡鸣即起,洒扫庭除,先写个一两万字。”

    崔道逸紧跟在刘一民的屁股后面,走了进去。

    “人言否?”刘一民头也不回地说道。

    “我可是听了你的报告的,人生嘛,努力努力再努力。鲁迅先生说的,文字就像是海绵里面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嘛。你看看你这毛巾,一挤哗啦啦的流!”

    崔道逸扭了扭毛巾,递给了刘一民擦脸。

    “师兄,我的词儿是说给别人听的,不是给自己做的!再说了,鲁迅先生说的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一样嘛,对你来说时间就是文字!”

    “有了你这个师兄,我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崔道逸嘿嘿一笑:“有你这个师弟是我的幸运!”

    “鲁迅先生说充足的睡眠是一天的开始!”

    “说过吗?我怎么不知道!”

    刘一民将毛巾挂在洗脸架上:“鲁迅先生说,如果你不知道这话是谁说的,那就是我说的。”

    崔道逸拉着刘一民来到早餐店,一个劲儿的问刘一民吃这个不吃,吃那个不吃,热情的刘一民还以为他要把自己骗到外面嘎腰子。

    最后刘一民要了包子和小米粥。

    崔道逸尝了一口豆腐脑,笑着说道:“豆腐脑必须得咸的才好吃!”

    “师兄,你找我什么事?”

    崔道逸没说话,呲溜了一口:“怎么?师兄找你就不能是单纯吃个饭?非得有事儿。一民啊,咱们两个交往,可没那么多的功利性,完全是同志加师兄弟关系!”

    刘一民叹了一口气:“师兄,《追风筝的人》这篇是吧,李晓林师姐总是来信,我也不能总是说没稿子然后硬把稿子塞给你对吧!”

    崔道逸没有说话,又品了一口豆腐脑:“一民啊,要不再来点?吃个油条吧!”

    “师兄.”

    过了一会儿,崔道逸痛心疾首地说道:“师弟啊,你看错了师兄。咱俩这么久没见面了,我就不能单纯的请你吃个早饭吗?你在阿坝怎么样?师兄梦里常常梦到你,不知道你瘦了没?黑了没?习惯没?

    一想到你在阿坝,师兄就想.稿子写出来了没?”

    刘一民紧急撤回了一个感动,差点被气过去:“师兄啊,狐狸终究是会露出尾巴的啊!我刚才还蛮感动的。”

    “是吗?那师兄再给你讲两句!”

    “停,还是纯粹的谈一谈咱们之间的编辑情吧!对了,还有件事儿得告诉你,你转达一下李书,《追风筝的人》这个出版权,商务印书馆拿走了!”

    月票三百加更4000千字章节,将第三更变成四千字,等于是加更了两千,明天再来两千!求月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