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0章 贪我的侨汇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起了嘀咕。

    “同志,你等一下!这数额太大,我得请示一下。这么多,光钱我们也得好好的准备一下。”柜员让刘一民坐在旁边等,自己去找经理去了。

    没过多久,经理就急忙跑了过来。经理的样子也不像是后世的金融人,反而看起来十分朴实,更像是一名基层干部。

    看到刘一民后,伸出手问道:“同志,你哪个单位的?”

    “我燕大的!”

    “哦?是哪个系的老师?”

    “不不不,是学生!”

    “学生?”

    “不好意思,我们得核实一下你的身份。”

    刘一民点了点头,从挎包里面掏出两份介绍信,一份是燕大的身份户籍介绍信,另一份是统战部门给刘一民开的介绍信,也是工作协调函。

    “刘一民?”经理问道。

    “对!”

    经理拿着两份介绍信,统战部的没什么用,刘一民拿出来只是为了证明一下他的身份。

    沉思了几十秒,试探着:“《狼烟北平》的作者?”

    “对,是我。”

    经理脸上凝重的表情立马没了,化作笑脸冲着刘一民再次握了握手:

    “难怪哦,刘作家,年纪轻轻,这七千多法郎把我吓了一跳,要是你就没什么稀奇了。我看过你的散文,你的书在法国出版了,这是那笔稿费吧!”

    “对,很早寄来的,一直没时间取!”

    “即使如此,我还得给打个电话核实一下,你看跟谁打比较好。”

    刘一民想了想,燕大放假了,统战部嘛,肯定也不好打,毕竟跟统战部不熟。人艺曹禹和几个导演都不在,重量级的人物都走了。

    “文化部吧,夏言!”

    “夏老啊,行,我打一个。刘作家,你别介意,这是流程。主要这笔钱数额太大了,慎重一点好。要不是你,我还以为是哪个境外组织给特务的活动经费。”

    经理开了个玩笑,转身到办公室给夏言打了一个电话,核实了一下刘一民的身份。

    等再次出来的时候,经理的笑容就更亲切了:“刘一民同志,这么多钱,我们得准备一下!”

    一法郎大约等于1.2人民币,全部兑换,得有九千块钱人民币,十元的面额,算下来九百张!

    刘一民笑着说道:“这样,全部取出来,一部分还存在银行里,我只取走两千块钱!”

    “好!”经理高兴地说道。

    一沓钱放进了刘一民的挎包里面,还有一张存折,里面的剩余七千块钱都是手写的,等到下次来取,工作人员还会写上几分几毛的利息。

    见刘一民还没动,经理请刘一民给书上签个名字,刘一民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经理同志,没侨汇券吗?”

    “侨汇券?”

    “是啊,我们辛辛苦苦的为国家赚外汇,外汇券就不奢望了,怎么侨汇券也没有?”

    经理说了一声对不起,赶紧把人喊过来,问侨汇券哪里去了?柜员支支吾吾地跑回去取了。

    等将侨汇券拿到手上,刘一民看了看,上面有工业票等各种稀缺的票后才笑道:“经理同志,55年就颁发了保护侨汇的政策,你可不能让我们这些辛辛苦苦挣外汇的人心寒啊!”

    经理手一勾,又递过来了几张工业票,换下去了另外的票:“不好意思啊,刘一民同志,我回去批评他们,干活太粗心了,肯定是忘了。”

    经理再也没有找刘一民签名的心情了,低头哈腰的把刘一民给送走了。

    “下次可别忘了,太粗心可是要犯法的!”刘一民讽刺道。

    走出银行刘一民冷哼了一声,什么忘了,有这么忘的吗?欺负自己不懂,想把侨汇券给吞了,怎么可能,今天他就是为了侨汇券来的。

    回过头,经理就把刚才经手的人给骂了一顿,打主意都打到这位同志身上来了,他的笔那么重,写一个字都能压死咱们啊!

    看着手里面花花绿绿的侨汇券,刘一民找准了方向,冲着专门用侨汇券的商店骑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