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8章 藏族姑娘卓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马尔康师范学校是中专,学生的年纪在十七八岁,绝大部分都没有走出过马尔康,更别说走出AB州了。

    刘一民笑着说道:“老徐同志,咱们一起去?”

    徐驰“哼”了一下,脸扭到了旁边。刘一民冲着校长模样的男人说道:“这位是徐驰同志,是一位见识颇多的老同志,老作家,老前辈。他的知识更丰富,我们两个人一块去吧!”

    校长看了看徐驰,打量了一眼后:“都去,都去!”

    翌日,刘一民跟徐驰两个人在索泽郎的陪同下,来到了马尔康师范学校。

    师范学校办学条件跟外面比起来,确实差了很多。教学楼很矮,墙壁上十分不平整,有的地方早已经破了,也没有再次修缮。

    刘一民感慨道:“学生在这里学习不容易啊!”

    徐驰说道:“他们承担着这里教育的重任,中专毕业后,他们都是这里的老师。教室虽然破,担子可不轻。”

    校长听到后,激动地点了点头,像是终于有人理解他们了一样:

    “老同志,你说这话,一听就是有水平。学校的孩子已经是我们这里最优秀的孩子了,中专毕业后就有工作,能上中专的,没多少人会上高中。我们这里上高中,基本上考不上大学的。”

    “刘一民同志,我们这里穷,基本上也不订杂志,我是从中青报上看到你的名字,才认识你的,学生家里穷,很少有家里能看杂志。”

    “没事没事,校长,我们也不是来炫耀名气的。”刘一民说道。

    校长一听,更开心了,愈发觉得从燕京来的人水平都高。

    校长集合了学生,站在操场上,也就是土路上。几张破旧的书桌摆在学生前面,这就是简陋的主席台。

    “同学们,这是从伟大的首都燕京来的两位作家,其中这位年轻的同志,刘一民同志是燕京大学的大学生,报纸上记者报道过的,让他们给你们讲讲燕京,讲讲咱们的首都。”

    校长说完后,也坐在了下面,仔细地听了起来。旁边的老师和学生,听完校长的介绍,一脸羡慕得看着刘一民和徐驰,看着这两个来自燕京的人。

    至于徐驰是不是真的从燕京来,已经不重要了。

    下面的一张张稚嫩的脸,都晒得红扑扑的,也有的黑中带着红。徐驰本来先发言,看到下面的学生,一时间又不知道如何讲起。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刘一民笑着问道。

    下面学生看了看四周,又低语一阵,还是没有人说话。

    徐驰低声说道:“这要是在外面,早有学生开始提问了!”

    校长在下面鼓励学生勇敢提问,但鼓励了好久,还是没人说话。

    良久,有一名学生举起手问道:“首都离我们这里有多远?”

    徐驰和刘一民愣住了,这问题太有挑战性了,他们两人谁知道有多远啊!

    刘一民咳嗽了一声说道:“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但至少一两千公里。走路的话,可能要走一个月。”

    “那你们怎么来的?”

    “我们坐火车!”

    “火车是什么?”

    刘一民耐心地给大家讲起,到底什么是火车。旁边的有些老师也不知道什么是火车,仔细地听刘一民讲了起来。

    见大家还是不懂,刘一民用木棍在地上给大家画了画什么是火车。有人问火车是怎么走的?刘一民又讲了讲什么是蒸汽机。

    “同学们,等以后交通发达了,路好走了,你们就可以出去看看什么是火车了!你们还可以坐着火车去咱们的首都,去看看什么叫天安门,然后回来向你们的学生讲一讲。”

    至于阿坝自己通火车的话,那要到2023年了。

    刘一民这句话落下后,下面的气氛终于活跃了起来,有人还壮着胆子,问刘一民写的是什么诗歌。

    刘一民给大家写了几首,徐驰接下来也讲了讲,还是讲自己跟教员的故事,讲完之后,大家对徐驰的热情明显超过了刘一民。

    

第178章 藏族姑娘卓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