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6章 吃干抹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一民满意,悬着的心算是落在了地上。

    他这次来除了作协有事情外,最重要的就是这篇了,翻译了大半年,终于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

    “你准备怎么往美国投?”

    刘一民说道:“万老师在美国认识的有相关杂志的编辑。另外还认识一些留学生,请他们帮忙投也行。”

    最好的还是曹禹,走后门,稿子发表的快。

    “忘了,你是曹院长的学生。过几个月,曹院长不是要访问美国吗?到时候可以顺便把这件事情办了!”

    曹禹今年的行程很满,要去一趟英国、法国、美国,访问三个国家。美国是最后的行程,这样一来,《绿皮书》的发表时间还得延长。

    徐驰讲完后,跟刘一民讨论起来了现在大家热议的“改革文学”,徐驰对刘一民的观点深有同感,认为文学应该关注现实的物质生活。

    “文学不是一汪死水,它的内容题材是不断变化的,这样才能展现出文学的活力。你的这篇报道,不仅仅在京城这作家云集的地方讨论的热烈,在鄂省的文坛讨论的也非常激烈。

    有人认为过早的将文学战场转移到改革上不好,还是应该继续批判。我说放屁,再说了,刘一民同志也没硬掰着你的笔杆子让你写,你爱写什么写什么!”

    徐驰的话逗得刘一民哈哈大笑,徐驰在鄂省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几篇评论,来支持刘一民。

    “我认为,我们的文学风格需要快速地转变,上次的法国之行让我感触颇深。我们以前的作品,注重时代,而不注重个人。我们的笔要转变,要转到个人身上,关注个人在时代面前的命运。

    个人的物质生活的变化对他产生的影响。”

    徐驰谈论起来了在法国看过的《J放军占领巴黎》的后半部分,资本主义的拉拢腐蚀,他认为这对我们极具有惊醒意义,物质生活的变化会对人产生各种方面的影响。

    刘一民为这位老人的预见性感到惊讶,这不正是开放后,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足,但在金钱本位的冲击下,导致社会群体的金钱观、价值观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吗?

    只不过目前他还没太清晰的搞懂,到底会产生什么样严重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徐驰晚年看到文学市场被各种各样的垃圾作品、黄暴作品侵蚀的时候,内心为何会升起的悲凉了。

    “我跟高兴健也聊了聊,我发现他对法国先锋文学所采用的写作技巧非常关注,认为技巧才是代表了文学的发展方向,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还是认同你的话,内容决定形式,注重表不注重里是不行的。”

    徐驰的兴致越谈越高,说着说着诗兴大发,提起毛笔就开始挥毫。

    收起稿子,徐驰的目光落在了刘一民的稿子上,饶有兴趣地拿了起来,迅速地进入到了阅读的状态。

    等徐驰再次抬起头的时候,透过窗户,看到太阳的最后一点余光消失在西厢房的屋脊的瓦片上,金黄色的余光给青瓦上了一层浮光。

    “时间过得这么快?”徐驰扭了扭脖子,疲惫的神色稍微减缓。

    刘一民将《绿皮书》的手稿合起来,看了看手表说道:“四个小时了,我把《绿皮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了已经。”

    一遍下来,一个拼写错误都没有发现。

    “你这什么时候写完?我觉得跟绿皮书的故事讲述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讲救赎,但是背景不一样,发展不一样。”徐驰评论道。

    “我刚开始准备写成中篇,但我丰富了一下主线,决定写成一篇长篇,刚写到十万字,最起码还要有六七万字。”

    “这是你的第一篇长篇吧?”

    刘一民点了点头。

    “长篇很考验讲故事的能力,写出来一定很不错。”徐驰说完,又懊悔道:“我今天就不应该来?”

    “怎么了?”

    “看了一半,你说我回去后,能睡好觉吗?你给我讲一讲,你是怎么想到的这个故事,并且将这时代发生的许多大事都糅合到了一起。”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