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逸透过窗户看着院子里发生的一切,崔道逸向张广年介绍起了朱霖,从“眼神不好使”开始讲,声音压的很低,院子里的朱霖根本没听到有人说话。
“看来,这院子不仅有树、有花、有鸟、有虫还有佳人啊!”
张广年乐呵呵地看着眼前的一幕,谁都没有出声打搅,只是静静地看着,时不时地对视一眼,露出一丝莫名的微笑。
“刘老师,那首诗歌,刚才我仔细想了想咦呀,怎么有人?”朱霖跟在刘一民的身后走进书房,看着不断打量着自己的两个人,下意识地喊出了声。
刘一民从她的手里接过送的暖壶,嗯,有点像提前送的结婚礼物。
“这位是作协主席张广年同志,他的《黄河大合唱》你肯定唱过。这位你仔细看一看,是不是有点印象?《人民文学》的崔道逸同志。”
崔道逸笑着说道:“你好啊,朱霖同志,当时你写的信是我收的。当时你将信递给我,就拔腿跑了,你还记不记得?”
朱霖赶紧打起了招呼,崔道逸的调侃让她有点不好意思。朱霖一边帮忙收拾,一边讲起自己以前唱《黄河大合唱》的经历。
张广年感受着朱霖和刘一民两人身上的年轻活力,谈兴提高了一大截,告诉大家当年写《黄河大合唱》的趣事儿。
聊完之后,张广年问道:“小同志,你刚才进门的时候说的什么诗歌?”
朱霖支支吾吾的将脑袋转向刘一民,刘一民看这情况像是糊弄不过去了,干脆说道:“这是刚想的诗歌,还不完善,我直接写出来吧!”
对着两个男的念出来,刘一民心理上还是比较抗拒的。
【我从春风里走过
刚好遇到了风里的你
你刚好看了我一眼
刚好
我也看了你一眼
刚好
我们彼此都看了对方一眼
没有早一秒
也没有晚一秒
你说
好巧
我说
这一切都是刚刚好】
崔道逸读完后,眼神怪异地看向了刘一民和朱霖,两人都没有评价,而是一直盯着他们看。直到最后,张广年说了一句:“年轻真好!”
四人站在院子里,崔道逸走之前说道:“院子得找人收拾一下,打扫打扫,我过几天找几个人吧!”
朱霖自告奋勇地说道:“交给我吧,我找几个人打扫!”
崔道逸没有说话,只是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跟着张广年一块走了出去。回《人民文艺》的路上,张广年想到刚才的诗歌,嘴角就不由自主地翘了起来。
再次感叹道:“年轻真好啊,风花雪月、诗歌传情,咱们终究是老了。”
“一民的其他诗歌大气磅礴,放到这抒情上也不遑多让。说不定接下来,无数的青年男女都开始以这首诗作为传情诗了!”
“哈哈哈,我回去念给黄叶绿同志听一听!”
黄叶绿是张广年的夫人,两人感情一直都很好。
四合院里,朱霖看着稿子上的诗歌,心中止不住的欢喜,诗歌里的“你说”,指的是不是我呢?
“刘老师,你获得了三个文学奖项?”
张广年走之前将文学奖的颁奖日期告诉了刘一民,下个月的四月七号,在大会堂举办颁奖典礼,到时候还得让刘一民发表一下获奖感言。
“可真不简单,三个呢,总共就三个。”朱霖说道。
刘一民笑着带她参观了一下四合院,她一边参观一边想着怎么收拾。刘一民想自己找几个人,朱霖严词拒绝,表示自己刚才都把话说出去了,怎么能收回来?
让他瞧好吧,自己一定收拾的好好的。
一千多平,她一个人怎么收拾的过来。刘一民心想,等让她吃吃苦头,就知道火车不是靠推的!
从四合院出来,刘一民和朱霖顺便来到了《诗刊》编辑部,将《刚刚好》这首诗歌递给了邹获凡,问他能不能发表?
“一民,你让我等的好苦啊!葛落同志都等走了,还是没等到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