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8章 朱霖打针和狼烟风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宫,非常适合你的要求,你要不要去看看?”

    崔道逸特意找刘一民,谈《狼烟北平》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讲四合院。距离《人民文艺》也近,以后投稿方便多了。

    “两进的?师兄有没有三进的?”刘一民问道。

    “三进?你不是说三进买着吃力吗?”崔道逸纳闷地问道。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给我结了不少的稿费,现在够了,我想一步到位,那么多读者来信,总得有地方放,师兄,你说是吧?”刘一民笑嘻嘻地说道。

    《庐山恋》《狼烟北平》《驴得水》三本单行本一个月加起来的销量达到了十万册左右,出版社先结了这一部分的稿费,总共拿到了一千五百块钱。

    《庐山恋》卖的最多,可惜是短篇,基本稿费低,印数稿酬也就低。要是中篇的话,总的加起来能过两千。

    手里面有了五千七百块钱,三进应该是够了。就算不够,接下来自己肯定也还有稿费。

    以前只想要个两进,现在嘛,住个三进也不错。

    “你这挣钱的速度,比这西北风刮的速度都快!”崔道逸感叹了一声,心里愈发的不平静了起来。

    想了半天,又说道:“我也写文章,写了几十年,在你面前我倒像个新兵蛋子。”

    刘一民骑着自行车来到人艺,《狼烟北平》的排练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欧阳山尊和蓝天野也知道目前的坊间和一些报纸上的风波。

    随着首演的临近,声音越发的刺耳。

    “一民,有人说《狼烟北平》完全是东施效颦老舍先生的《茶馆》,这特娘的不纯粹是放屁吗?”

    欧阳山尊这么大的人了,也挽着袖子骂起了脏话。

    “两位老同志,咱们用作品说话!等首演成功后,看那些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刘一民笑着安慰道。

    于是之轻轻地将身上的“白连旗”长衫抚平道:“一民说的没错,你们两个人还不如一个年轻人,一民,去庐山的感觉怎么样?”

    寒暄了一会儿之后,欧阳山尊和蓝天野又开始招呼着演员进行排练。

    刘一民看看完全场之后鼓起了掌,笑着说道:“同志们,我邀请了《中青报》的同志过来采访,先别卸妆,人马上就到,到时候拍几张照片。”

    欧阳山尊和蓝天野围了过来,询问是怎么回事,刘一民道:“大家排练辛苦了,记者的同志想了解了解咱们《狼烟北平》的排练情况。社会上争论越大,他们也要报道。”

    刘一民搂着欧阳山尊和蓝天野的肩膀,跟他们解释了解释。

    过了一会儿,门卫同志于佳佳来了,两人握了一下手:“于佳佳同志,麻烦你了!”

    “我应该感谢你给我采访的机会,这对我们《中青报》来说,一定是一次优秀的采访。”于佳佳高兴地说道,头发上夹杂着几粒沙子,这一段路搞得灰头土脸的。

    于佳佳拍了不少的照片,采访了演员和导演,最后又对准了刘一民。

    “刘一民同志,上次你在《狼烟北平》座谈会上说以北平和四合院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大有可写,面对东施效颦的争论,你有什么想说的?”

    “我觉得大有可写,大有可为,面对流言蜚语我不会停笔,我会继续写更多的京味剧本。欢迎大家对我的作品开展批评,如果他们有耐心对我的每一部作品都批评的话,我也会为他们的坚持鼓掌。”

    采访完毕后,欧阳山尊送了于佳佳一张话剧票,到时候她可以亲自来看看,顺便再做一篇报道。

    随着《人民文艺》的评论的发表,讨论越来越激烈。《中青报》的报道像是给火上撒上了一滴油,这把火伴随着阵阵浓烟烧向了1980年。

    刘一民和人艺对1980年来不及感慨,便投入到了首演的准备之中。

    门口卖冰糖葫芦的知青还在,现在变成了一边倒票一边卖糖葫芦,一个人挣双份钱,刘一民要了一根冰糖葫芦后,朝着剧院里面走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