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字,几千字相当于万里长征已经走了一半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表。
三人走到食堂,这次不像以前分开吃饭,刘振云心情舒畅,难得的打了一份一毛五的肉菜,跟三个人站在一块吃。
“学校的厨师的刀工越来越好了啊!”刘一民看着肉越来越薄,用筷子夹在空中,调侃道。
“一毛五的菜,肉应该多一点。”刘振云心痛的夹了一口菜塞进嘴里面,接着又是一筷子米饭,吃起来饭吃的多,肉吃的少,就怕菜吃完了,饭还在。
“三角地要闹革命了,不少的学生吐槽饭菜难吃和种类少,正在要求校方解决,甚至还有人在骂校长。”
“校长该不该骂不知道,但是这做菜的是应该改一改了。”陈大志接过李学勤的话,附和道。
刘一民跟着点了点头,一副跟大家同仇敌忾的样子。李学勤鄙视地看了一眼刘一民:“一民,你就别跟着点头了,长征饭店跟你第二个食堂一样,我看你在外面吃的次数比在学校里面都多。”
“污蔑,简直是污蔑!”刘一民愤怒地说道。
“刘师兄?”
一个女生端着饭盒站在了四人旁边,刘一民看了一眼,发现没见过,于是看向了刘振云,目光中露出征询的神色。
陈大志咬了一口馒头,平常嘴皮子最笨拙的他竟然想都没想就说道:“两个刘师兄,你称呼的是哪个?”
刘振云赶紧说道:“叫我的,叫我的。小郭,你怎么来了?”
女生走到刘振云旁边,放下了手中的餐盒:“我当然来吃饭,刚好看到你。”
女生的话让刘振云不知道怎么接,嘴巴里面像是塞了棉花一样,于是支支吾吾地说道:“吃饭好,吃饭好!”
刘一民看着他这个样子,于是提示道:“振云,还不介绍一下?”
刘振云这才找到话头,赶紧说道:“这是郭见梅,一民,这是咱们老乡,不过我们这老乡比你这老乡更近,法律系的。”刘振云开始讲起了如何认识的郭见梅。
刘振云听从母亲的话,去看望母亲的朋友,遇见了郭见梅,两个人一聊天,嘿,都考上了燕大。作为校友,天然有共同的话题。加上郭见梅还没来过燕大,刘振云作为一名老鸟,向她讲起了燕大的种种。
燕大的花儿,燕大的湖,燕大的人儿。尤其是他的室友,是著名的作家刘一民。
“你就是刘一民师兄啊?我特别喜欢你的诗歌和,百看不厌。上高二的时候,高考有时候太累,我都是朗诵你的诗歌缓解压力。振云师兄讲你们很熟,我刚开始还不相信。”
郭见梅拘谨地伸出手笑着说道,刘一民握了一下郭见梅的手指就松开了。难怪刘振云最近不怎么说话,原来找到自己“老婆”了。
刘振云得意地插嘴道:“我跟你讲的都是真话,一民的要改编成电影了,说不定明年在大饭堂就能看到了。我的马上也要写好了,写好给你看看。”
李学勤跟陈大志对视了一眼,眼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一民,你如何看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我最近读了读,感触颇深。尤其是里面的那一句'人最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灵魂'。”
刘一民和李学勤三个人,无奈地看了一眼刘振云,有必要吗?刚才还在讨论食堂的肉,这跨度可太大了。
郭见梅看着刘振云,眼睛中带着懵懵懂懂,又看了看刘一民。她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喜欢文学,但高中的阅读量是肯定比不上大学的。
托尔斯泰,她哪儿懂啊!
“我不太懂,你讲一讲!”刘一民笑着说道。
刘振云热情地讲起了《安娜卡列尼娜》这本,里面的经典句子信手拈来,刘一民不停地发出感叹声,佩服刘振云的博学多识。郭见梅不懂这本书,但是听到刘振云说的名句,她也不断地频频点头,甚至想要当场记下来。
“郭见梅同学,不用记,过几天让振云将自己摘抄下来的名句给你抄一份就行。”
等从食堂里
第138章 剧本改编完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