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
研讨会嘛,自然不可能是一片和谐的声音,有质疑是正常的。
见曹禹没说话,刘一民这番表态就是曹禹的态度。他话音落下,就有人附和了起来。大家一块商量,到底什么样的剧本值得改编。
刘一民除了刚开始发言,接下来几乎没再说话,整个会议都在顺着曹禹的思路进行。
等到他喝第三杯茶的时候,会议正式结束。
曹禹带着大家统一了共识,那就是寻找优秀的进行剧本改编。另外就是各大话剧团,剧本要相互分享、共同促进话剧的繁荣。
走出会场,周杨的秘书过来告诉他们,周杨正在办公室等他们。
“老万,一民,你们两个坐!会开的怎么样?”周扬关心地问道。
“很顺利,同志们都想把话剧做好,只要这个点一样,那么不管怎么想,最终都会落实到积极的行动上。”
曹禹的话,让周扬很满意。周杨又说道:“戏剧界的剧本奖名字经过我跟夏言还有其他的同志们商量,决定还是以你的笔名来命名,就叫【曹禹剧本奖】,至于你上次提议,以老舍同志的笔名命名,我们的意见是,暂时等一等!”
刘一民这才知道,曹禹为了避嫌,提议设立老舍剧本奖,而非曹禹剧本奖。
曹禹看了一眼刘一民,刘一民将目光放在双手的茶杯上,感叹这茶杯可真白!
“既然文联的同志们都决定了,那我听就是。“曹禹坦然地说道。
“这不只是文联的意见,也是群众的意见。”
走出文联的大门,曹禹说道:“瞧你办的好事,简直是把我放在火上烤!”
“真金不怕火炼,烤也不怕,那些假货才怕烤!”
曹禹无奈地指了指刘一民:“你呀,你这张嘴,走,先回家!”
九月份,大二开学后,刘振云忽然忙碌了起来。刚开学总是见不到他的人影,也不跟大家讨论文学了。
回到宿舍就看书,如饥似渴的补充文学知识。
李学勤好奇,还专门问了问,刘振云闭着嘴,什么话也不说。
第137章 火上烤的曹禹-->>(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