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3章 剧本稿费翻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也表态了。

    但是六月份的时候,书号一直没有申请下来,导致了单行本并没有进入正式的出版流程。

    好在前阵子,书号全都申请了下来。每次出单行本,都要找人写序,这是刘一民比较苦恼的事情,不能每一次序都是那几个人吧。

    刘一民来《人民文艺》编辑部,是找李记写序的。李记作为作协的二把手负责作协的日常工作,但是最近张广年病倒了,需要做手术,李记就暂时负责起来了整个编辑部的工作。

    “难得你能想起来我,我肯定给你写的精彩。”李记高兴地看着自己这个小老乡。

    “还有件事情,你给老张说的那个建议将短篇和中篇奖命名为'鲁迅文学奖'的事情,文联和文化部已经同意了,他们觉得你这个提议和国际上的奖项主流命名方式一致,符合国内的实际,让我向你表示感谢。

    另外接下来我看你要获奖了,短篇和中篇,肯定都有你。”

    去年刘一民就开始写作,影响也很大,可惜国内没有设立中篇奖,只有短篇。他写的都是中篇,自然不符合获奖的条件。

    今年的《庐山恋》是短篇,另外全是中篇,凭借着这几篇的影响力,得奖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鲁迅文学奖的设立对于文坛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至于我获奖,评委还没评,我可不能高兴的太早。”

    李记笑了一下,也没有继续说,评委?且不说影响力,就算是真的开始评了,哪个评委不投他一票?

    李记他是作协的二把手,鲁迅文学奖又是作协名下的,他这样说基本上就是必定获奖了。

    刘一民更关心的是三部单行本出版的事情,这三本出版,基本稿费加在一起都有四位数了。

    走出李记的办公室,崔道逸笑着看向刘一民:“恭喜啊一民,又要出版了,还是一次三本,不知让多少人羡慕!”

    崔道逸的脸有点沧桑,胡子像是很久没刮了,桌子上的稿子拆了又拆,最近他感觉有点时运不济,很想问一问,好稿子都跑哪儿了。

    “师兄,你这样可不行,来吃块西瓜!”刘一民从编辑部中间的桌子上拿起两块西瓜,递给了崔道逸一块。

    其他人听到刘一民的话,也笑着起身拿起西瓜吃了起来,热火朝天的谈论起来了最近的稿子。

    “最近的稿子看得我比日头都上火,有些作者要是在我面前,我能气得锤他们一拳,写的什么玩意儿!”一名编辑说完,发泄似的吐出嘴里面的西瓜子。

    接连吐了好几个,跟植物大战僵尸里面的豌豆射手一样。

    “别说你了,我也上火。一民,六月和七月没你的稿子,销量明显下降了不少,最近还没想法吗?”崔道逸擦了擦嘴角的西瓜汁,眼神中带着一丝期望。

    看到刘一民摇了摇头,神色顿时暗淡了下来,将桌子上的一封信拿了起来,递给了刘一民:“你看看,以作家的眼光看一看,这篇稿子怎么样?”

    刘一民没看名字,看了看内容,觉得写的还不错。越来越觉得熟悉,于是快速地看了看名字,又问道:“师兄,我看看信封?”

    “怎么?觉得还不错?”崔道逸疑惑地将信封递给了刘一民。

    刘一民看了看上面寄信人的名字,问道:“师兄,你觉得不行吗?”

    “有的地方文笔比较幼稚,故事粗糙,方向不符合当下主流,另外题材比较敏感。不过整体来看,也有可取之处,我也在犹豫。”崔道逸说道。

    “确实,有的地方需要改一改,不过整体看还不错,我建议你可以让这笔名为‘陆遥’的作者来到燕京改一改。”

    “你觉得可以?”

    “我觉得可以,不过我毕竟不是编辑,还是得你做决定。”

    《惊心动魄的一幕》是陆遥的第一篇中篇,还获得了第一届的中篇奖。但这部的命运是非常多舛的,差点就发表不了。

    刘一民暗道,自己帮陆遥一把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