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9章 半部《持久战》治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文化馆馆长老张寄过来的,还附带一本杂志。刘一民打开看了看,老张在信里面告诉刘一民,在汝县挖出来的罐子确实是文物,省里面已经上报了国家文物局,由他们派人紧急保护。

    省里面的老文物教授和省博的馆长让他转达对刘一民的感谢,感谢他成功保护了文物。

    这本杂志是文物类的专业杂志,里面发表了一篇文章是关于汝县鹳鱼石斧图的,老张的名字也在作者那一栏。

    在文章的前面,有个简言,写着文物发现的过程,最后一句话是“特别感谢刘一民同志为文物保护工作所做的努力。”

    刘一民嘴角噙笑,以后自己可是出现在历史老师嘴里面的人物了。

    想到课堂上,历史老师滔滔不绝地讲鹳鱼石斧图背后发现的故事时,刘一民忍不住轻哼一声,晃了晃脚丫。

    外研社,从刘一民回来,还没有正式地举办过一次社团活动。

    李聪仁找刘一民抗议了好几次,每一次都是抗议无效,副社长大人依然我行我素。不过,终究不能放养。刘一民通知完李聪仁和克俚福后,他们兴奋地喊着外研社的留学生社员参加活动。

    看着手底下嗷嗷叫的留学生,刘一民感叹了一句。燕大有异人,善调教洋人。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们有没有好好的学习中国文化?”

    “刘君,我们是认真学习了的,我现在已经会背几句中国诗词!”小美贺子率先说道,见刘一民的目光朝她看了过来,连忙端坐身子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不错,你们其他人呢?”刘一民夸奖了一句,转身看向了其他人。

    一名巴解的留学生,手里面拿着《论持久战》,感叹起了里面的军事智慧。

    “我们古代有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你要是看懂了这本书,足以让你回去受用终身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刘一民去留学生楼的时候,还摸过这名留学生的biubiu,不只是一支,短的在腰间,长的在宿舍。

    自己不会要为鱿子培养一个劲敌了吧?等这名留学生回国,自己得多送他几部教员的著作。他们得明白,什么叫做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

    聊了两个小时后,看大家都有进步,刘一民勉励了几句。

    法国的费尔南多,向大家讲刘一民在法国的经历,他手里有朋友寄过来的法国报纸。

    “刘,你真是一个敢于斗争的作家!”李聪仁搂着刘一民的肩膀,大声地嚷嚷道。

    走出外研社,李聪仁、克俚福、穆拉土跟在刘一民身后。

    克俚福在旁边感叹现在太热了,去不了澡堂实在是太可惜。

    “刘,我们跟留办的老师说了,想去看你的话剧,可惜一直没有票。”李聪仁推了推刘一民的肩膀,冲着他挤眉弄眼。

    “我们中国人还买不到票呢,你们洋人往后排!”刘一民笑骂道。

    李聪仁扮作沮丧的样子,使得一群人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聪仁又询问起了刘一民《绿皮书》的进度,刘一民告诉他刚起了个头,顿时让他大失所望。

    刘一民告诉他,自己现在还有很多剧本没有完成,李聪仁无奈只能表示理解,拉着刘一民几人出去吃了一顿饭,他们才散场,

    穆拉土感受着自己舌尖的美味,还不忘插刀,嚷嚷道替自己国家的人民剥削了一次美国人。

    6月10号,《中青报》的“青年作家代表人物”投票评奖活动结果,终于在大家千呼万唤之下跟读者见面了。

    《中青报》在前几天的报纸上已经有了预告,所以10号的报纸刚一出来,就被读者争相抢购。六月份通过邮局渠道的订购量也创了新高。

    教室里,学生们纷纷拿着《中青报》看着上面的名单,不断地对着人物指指点点,又议论起了上面有名的作家的代表作。

    刘一民走进来后,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