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0章 炮轰《世界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谈的话题。”

    刘一民举杯跟他碰了一下说道:“可惜,明天我们在里昂只有不到一天的时间,下午我们就要坐飞机回到巴黎!”

    “我可以到巴黎等你,我叫皮埃尔.阿苏里。”

    皮埃尔.阿苏里跟刘一民的年纪差不多,跟于佳佳一样,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迫切想做出自己的一番成绩。

    皮埃尔觉得,自己如果能对刘一民做一个独家采访的话,一定能够引起不小的反响。”

    刘一民打量了一下,皮埃尔这个人不仅是作家、记者。后来还成为了编辑,担任过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的评委。

    龚古尔的评奖跟国内的评奖有所不同,他们是由十人评委组成的评委会,有人去世或者超过八十岁才会自动退出补新。

    “如果能在巴黎见面的话,咱们再聊!”刘一民没有给皮埃尔一个准话。

    皮埃尔脸上没有露出失望的神色,而是转向刘一民约稿,想约一份关于中国恢复高考的稿子。详细谈一谈高考的恢复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和目前中国的大学生群体等等,稿酬的标准也在千字100法郎以上。

    刘一民跟皮埃尔握了握手,表示自己会尽快写出来给他。

    徐驰走过来问道:“一民,你们聊什么呢?聊的这么开心?”

    “老徐同志,又来活了!”

    徐驰连忙摆了摆手,揉着眼皮说道:“接不了了,接不了了!”

    “那我推了?千字一百法郎!”

    徐驰用手指指了指刘一民,最后化作一声叹息,咬着牙说道:“我再苦一苦自己!”

    刘一民就是高考恢复的受益人,加上还写过《高考1977》,对皮埃尔的约稿,刘一民只是一想,心里面就有了基础的构思。

    第二天,大家一块参观了发生过丝织工人起义的工厂,参观完毕后就到了下午。回到宾馆,巴金接受了两名当地女记者的采访。

    采访完毕后,再次登上了飞往巴黎的飞机。

    到了巴黎第二天,他们将前往沙多—吉里。巴金在这座城市的中学读书,对这里很有感情。在沙多—吉里,刘一民他们被副市长邀请进了市政厅进行演讲。当地友人亲自赠送了巴金一件礼物,巴金非常喜欢,可惜回到巴黎后就找不到了。

    5月10号,他们这次法国之行到了最后的倒计时。登上飞机后,大家都很兴奋,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一周,他们不需要再远行,可以在巴黎的宾馆好好休息。

    在巴黎再待上五天的时间,他们就可以回家了。

    “出国就是这样,大家都以为是好差事,在天上飞来飞去觉得很光荣,但实际上是一件苦差事。”巴金对着刘一民他们说道。

    “我到了巴黎招待所,我要好好的睡上一觉。”刘一民笑道。

    “一民,是得好好休息。另外你说法国记者采访你的事情,你也可以考虑考虑。既然法国人对你那么关心,咱们也应该让他们多了解了解。”巴金想到上次从里昂回来后,刘一民提及的事情,于是说道。

    “巴老师,听您的。”刘一民道。心里暗暗猜想,皮埃尔是否会找到巴黎。

    飞机起飞后,大家都不再说话,刘一民看了一眼旁边的徐驰,老徐同志已经闭着眼打起了瞌睡。

    弗拉马尔利翁出版社内,马赛丹尼无聊的坐在自己的工位上,双手不断地拨弄着手里面的法郎,眼睛紧紧地盯着桌角的电话,幻想着下一秒能接到出版合作的电话。

    作为一名新人,能合作的作者非常有限。就算是有作者,也是一些销量极其惨淡的家伙。

    看着同事们不断地接打电话,烦闷的马赛丹尼起身来到接了一杯咖啡回到自己的工位上,抿了一口咖啡,目光扫过桌边的报纸。

    过了一会儿,他再次将目光放在报纸上的那名年轻人的脸上。前两天,他的同事回来告诉他,这名年轻人太过自大,根本不是一个好的合作对象。

    看到报纸上代表团再次回到巴黎的消息,马赛丹尼深吸一口气,他隐隐觉得,自己如果去的话一定能够成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