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说道。
宿舍里陈大志和李学勤对视了一眼,也起身说道:“一民,我们也出去透口气,你就别跟着来了!”
刘一民摆了摆手,看着这三个人,不由得想起刘福庆经常骂他跟大哥刘一国小时候的话。
一天天的,净是球疼蛋痒!
刘振云站在宿舍楼下,看到跟他们出来的李学勤和陈大志,疑惑地问道:“你们怎么也出来了?”
“那倒要问问你为什么出来?”
刘振云干咳了一声,又煞有介事地说道:“可能宿舍不适合我写作!”
“我们两个也是这么想的!”
翌日,刘一民从传达室找到自己的信,回去的路上顺手买了一份今天的中青报。中青报将刘一民的稿子放在了重要的版面“时评”的位置。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生逢其时,与国成长。新时代的青年,在蓬勃的新时代中,即使是一滴水,也要做最炽热的那一滴!】这句话被中青报特意的给标了红。
另外报纸的另一篇新闻也引起了刘一民的注意,报纸上讲滇省的知青在闹回城。刘一民感叹了一句,大规模的知青回城即将开始。
刘一民最近每次去传达室,总能收到一摞摞的来信,各种信件都有。一些读者不往报社寄,直接寄到刘一民手上。
因为经常去传达室取信,传达室跟刘一民熟了之后,每次都将刘一民的信专门放一摞,到了直接取就行。
回到宿舍,一摞摞的信被刘一民给拆开,竟然还从信里面刮出了彩票,有读者寄了五块钱给他。
刘一民的目光立即被这名读者的稿子给吸引了,他讲的是马上就要高考了,越来越紧张,生怕自己考不上,所以希望刘一民鼓励鼓励他。
生怕刘一民不回复,特地偷偷在信里面夹了五块钱,美名其曰:“给的邮费。”
别的不回,这封信金主爸爸的信不能不回。
刘一民勉励了几句,写了写自己考试的心得。这些都是后世高考的时候,老师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先易后难、懂得取舍,抓住基础题.”
写完后,刘一民将其装进信封,顺便把五块钱又塞了回去。为九牛一毛上的毛尖尖折腰,简直是笑话!
意外地扒拉到了李兰勇的信,刘一民快速地拆开,迫切地想要知道李兰勇的情况。
李兰勇告诉他,他们部队没有上前线,隔壁的炮团去了,还把他们团的炮拉走了一部分,羡慕的他牙痒痒。一直在写申请信,想要上前线。
“一想到我的炮已经上去了,我却没上去,我就觉得窝囊!”
刘一民给他写了封回信,看李兰勇这个样子,有机会的话,这家伙还得上去,刘一民给他买了点东西东西,一块寄了回去。
再次嘱咐他好好练习军事技能,不过战争一开始,想必部队也在狠狠地练。
人艺话剧院里,蓝天野拿着中青报走到了曹禹面前,笑着说道:“家宝公,来,看看今天的中青报!”
“怎么回事?往日你看的可都是《人民报》?”曹禹问道。
“今天不一样,报纸不一样,报纸上的作者他不一样!”
蓝天野将报纸递给曹禹,曹禹看到上面的名字后,对着蓝天野说道:“难怪你特意买了一份中青报,我看看,这小子又在说什么了?”
“一民这文章写的有气魄,落笔点和立意都很高。此类的文章,能做到高而不空,不是空话废话,已经是很难得了。”
“年纪轻轻,就知道谈国际环境,好小子!”曹禹说完,看向蓝天野问道:“一民多久没来人艺了?”
“这不才开学没多久?满打满算才还不到十天!”蓝天野数了数日子,说道。
“不到十天?老蓝,不行喽,回到学校就把老师给忘了,你说说,这么久不来看看我,合适吗?”曹禹摘下眼镜,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
蓝天野说道:“家宝公,我看你是太想他了!”
“身边有个
第106章 《人民报》转载表扬-->>(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