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改变了彼此的看法。
在南方,这名钢琴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麻烦,即使是宴会上都是前来听他演奏的客人,他仍然不被允许和这些白人一起在宴会上面吃饭。
《绿皮书》指的是一份类似旅游指南的书籍,上面挤在了嘿人哪里能去,哪里不欢迎他们。这写出来,简直是美国的“伤痕文学”。
这部电影有原型故事,钢琴家叫唐谢利,司机叫托尼,电影剧本是托尼的儿子写的。
实际上,里面大部分内容已经经过了戏剧化处理,两家人为其中的真实性打了不少的口水仗。唐谢利一家觉得里面大部分内容都不是真实的,托尼就是司机,两家人没有成为朋友,也没有因为肤色问题遭到过刁难。
这部电影拍摄于2018年,在2019年,获得了91届奥斯卡金像奖。
刘一民将里面的人物改一下,再将故事的原型改编处理。改成主人公是一位从南方逃出来的奴隶后代,学习的是大提琴。
发生的故事适度进行改编,只要歧视不变和最后两人的友谊不变,整部的思想性就不会改变。
不过以刘一民的身份写完投稿到美国,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刊登!
这种以其它国家为背景的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不多,但绝不是罕见。只不过大多集中于对苏等国家背景的感人故事,这带有一定的命题色彩。
荷兰人高罗佩也写了《大唐狄公案》的英语著作,最后翻译成中文大约一百四十万字。
如果在美国发表不了,那就直接学习荷兰人高罗佩,在本国发表,产生一定影响后,再翻译出版到故事的发生地所在国。
不了解美国社会?有外研社的这帮人,还有一摞摞英文书帮助了解。
四人聊了许久,刘一民又从李聪仁的嘴里面了解到了不少美国社会的故事,包括六十年代美国社会的美国人的衣食住行等等。
等到了下午六点,克俚福看了一下时间后笑着邀请刘一民一块去海淀国营澡堂洗澡。
这时候,刘一民才想起来朱霖好像要约自己吃饭,连忙对着三人说道:“今日有事,就先不去泡澡了!”
三人听到后一脸的失望,还想到澡堂里面继续坦诚相待,再谈一谈文学创作问题。
刘一民送他们到楼下后,转身回到话剧院,刚到二楼,就看到朱霖站在排练室的门口,一脸幽怨地看着自己。
“不好意思,这些外国佬忒烦人!”刘一民抱歉地说道。
“没事,刘一民同志,我刚才想了想,我就是专门来请你吃饭的。”朱霖真诚地说道。
“好啊,去哪儿吃,我胃口可大!”
“你随便挑,绝对让你吃饱。”朱霖拍了拍胸脯保证道。
“客随主便,我怎么着都行!”
朱霖歪着头想了一会儿,本来想着带刘一民去旁边的国营餐馆吃饭,但转念一想,好不容易有一次请吃饭的机会,不能浪费了。
于是咬着牙说道:“刘一民同志,我请你到老莫吃一顿!”
老莫?刘一民想拒绝,因为在莫斯科餐厅吃一次饭可不便宜,别把朱霖给吃穷了。谁知道刘一民还没说出口,朱霖又重复了一遍:“就老莫,不去不行!”
“那恭敬不如从命!”
老莫在燕京西直门大街上,距离人艺七八公里的距离。刘一民借了一辆自行车,跟在朱霖的身后来到了莫斯科餐厅。
老莫位于燕京展览馆旁,远远地就能看到高大的尖顶,庄重高大的建筑一瞬间就能将你拉入一种华丽的氛围之中,让你感觉身处在了另一个世界。
难怪燕京人来这里吃饭,都有一种朝圣的感觉。
外面的大街上人来人往,朱霖两人将自行车锁好后,快速地走了进去。
朱霖边走边向刘一民介绍着老莫:“以前我做梦就是在这里吃一顿饭,可惜家没多少钱,我们爸妈不能常带我来吃,每一次间隔的记忆都十分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