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9章 上本地县志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跑到放电话的屋子,刘一民接过电话,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

    “一民,放假了怎么还不来文化馆,文化馆的同志们可都想着你,你要是不来,我们就去麦积大队找你了!”文化馆的馆长老张笑着问道。

    他的话音刚落,文化馆的其他人就冲着电话吼道:“一民,你要是不来,我现在就去了!”

    老张打趣道:“听到了吗?一民,你要是不来,文化馆的这些人我可按不住,他们都要去你家吃中午饭喽!”

    “老张同志,路不好走,我准备过几天回学校的时候,到文化馆一趟,就不用来回折腾了!”

    最近不下雪了,路已经好走了不少。

    “这样,你什么时候回学校,我提前一天让革委会的车过去接你,来招待所住一天,顺便来指导一下工作。”老张乐呵呵地说道,当天来文化馆一趟,就那点时间,也就够喝杯茶的。

    刘一民想了想后,跟老张约好了时间。

    李大山见刘一民挂断电话后,对着正在开会的两委成员说道:“文化馆的老张现在还是革委会的委员,我上次去革委会遇见他,他还热情地邀请我去文化馆坐一坐,要我讲一讲一民小时候的事情。”

    “哈哈哈,支书你咋说的?”

    “我说,小时候都是撒尿和泥的孩子,谁知道长大能成为作家还考上了燕大。我这样说,他不同意,非得问一问小时候有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只能坐在那儿想啊想。从这以后,我开会,我都躲文化馆那帮人远远的。”

    刘一民不知道老张问这个是干什么,直到出发燕京前见到了老张,才知道他是要将自己写到县志里面去。

    “老张,这是不是太过了?”

    刘一民打死也没想到自己也能够出现在县志上,老张自从刘一民上学后,一直在琢磨着这个事情。

    “过什么过?你是咱们汝县第一个全省文科第一,考上燕大的大学生,还是作家,你现在这和名气,在咱们省排列的话,都是名列前茅,你要是上不了县志,那咱们的县志上,也没多少人能上。”

    老张还将笔记本上搜集到有关刘一民的故事给刘一民看了看,老张绝对是认真了,还到自己上的初中和高中找老师聊过天。从初中和高中老师的描述来看,刘一民那个时候简直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什么身上穿的不好,吃的不好,但是泰然自若不自卑之类的话,都往上写。

    刘一民看了几眼,感觉到没眼再看下去,于是将本子还给了老张:“老张,我自己看都觉得描述的不像我。”

    真是人一旦成名了,做什么都是对的。吐口吐沫比别人吐的远,那你就是从小天赋异禀。

    “一民,你不要谦虚,我觉得挺像你的。”

    老张得意地揣起了本子放进手提包里面,又向他打探起其它的事情,问他有没有去过国家作协,里面怎么样之类的,刘一民一一给他解答。

    来到文化馆,文化馆的人早已经聚到了一起,烧好了茶围坐在炉子旁,就等着刘一民的到来。

    刘一民走进创作组的办公室,正对着门口的墙上挂着几份杂志,老张介绍道:“这些都是文化馆在各个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老张推开围上来的文化馆其他人,向刘一民介绍了起来,除了杂志,还有一些报纸文章。

    刘一民盯着仔细看了看,当他意识到是什么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后悔看了。

    《刘一民同志创作‘高考1977’的前夜》

    《‘驴得水’取材地——实访解放前小学遗址》

    《‘一代人’诗歌艺术价值分析——迷茫的诗坛和迷茫的时代》

    《‘理想’中的刘一民同志——刘一民同志的个人文学理想分析》

    关于刘一民的努力创作小故事多发于各大报纸,起到鼓励人心的作用。刘运生写的什么自己半夜起床发现刘一民还在写作,12点的星光照耀刘一民的创作之路等。书评和诗评发布在《豫省文艺》《洛

第99章 上本地县志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