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话剧,感受一下舞台,这样改编起来才能如鱼得水。
刘一民点头答应后跟杨诲告别,离开了教授云集的燕东园,准备听杨诲的,等有了时间去人艺看几场话剧找找灵感。
门票?直接找蓝天野,为了创作,免费的门票不用白不用。
长征食堂内,刘一民坐在崔道逸的对面,崔道逸旁边的则是《人民文艺》的主编张广年,三人见面后,张广年就不断的打量着刘一民,眼里面的欣赏就没有消失过。
心中暗叹,这个人年轻且内敛,不像很多人恨不得自己让锋芒毕露,让旁人一看便知道他身上有东西,浑身透露着一种闲杂人等请勿接触的感觉。
“老崔提起你,总是夸你,艾清也是,现在看起来,他们夸的没错。刘一民同志,你知道我们杂志这个月已经卖了多少册了吗?”张广年一边夹菜,一边打哑谜。
刘一民看了一眼崔道逸,崔道逸抿了抿嘴后微微一笑,也不说话,一心只管吃饭。
“三十万册?”
张广年摇了摇头说道:“给你提个醒,上个月的销量是三十八万册!”
“五十万册?”
张广年跟崔道逸对视了一眼说道:“不逗你了,我们这个月向上级保证的是销售五十万册,这我们已经觉得很困难了,没想到月中就完成了,现在销量已经快要七十万册了,我们预计这个月能达到八十万册。
你不知道,为了印出来,我们用完了这个月的纸张定量,专门紧急联系了相关部门,在文化部领导的支持下,重新拨了一批纸。幸亏是在我们《人民文艺》,要是在《燕京文艺》这种杂志手里面,根本要不来那么多的纸。”
张广年说完,脸上一副傲然之色。作为目前国家作协的负责人,他是有资格说这种话的。
八十万册,这个数字让刘一民吃了一惊。另外也不得不感叹,这几年真是文学最好的时代了。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册的销量在其它国家是难得一见的。
第85章 加印到缺纸-->>(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