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头对旁边一个半大小子喊道:“核桃!快去我家里让大牛把车套上!快!”
核桃应了一声,撒腿就跑。
石周氏也顾不得自己身子重,帮着抱起孩子,快步向屯口走去。
车很快套好,石周氏抱着孩子坐上去,王阿婆和孩子的母亲也挤了上来。
石大牛坐在车辕上亲自赶车。
“驾!”
一声吆喝,骡车沿着新修的官道,向着晋阳城方向疾驰而去。
——
晋阳城,前将军府。
后院花厅暖房,阳光透过粗糙的毛玻璃板洒入,暖意融融。
邹婉斜倚在铺着厚厚锦垫的软榻上,身上盖着一条轻柔的薄被。
六七个月的身孕让她原本纤细的腰身变得圆润,腹部高高隆起。
她手中拿着一卷账册,正轻声与侍立一旁的管事娘子核对府中用度。
虽然张显让她静养,但闲着也是闲着,所以她依然会管管府上的内务和工坊的督导,只是将更多具体事务交给了可靠的下属。
“夫人,库房新到了一批自产的细棉布,质地柔软,吸汗透气,正适合给未来的小公子做襁褓和贴身衣物,你看是否…”
管事娘子恭敬地请示。
邹婉温柔地抚摸着隆起的腹部,脸上带着笑意点了点头。
“嗯,挑那最细软的备着,另外再多备一些,昭余泽那边安置的人里听说也多了不少产妇,他们条件艰苦,就以将军府的名义,拨一批棉布和棉絮过去,让府上管辖的药房也分发一些胎药,给需要的新生儿和产妇。”
“夫人仁厚!”管事娘子由衷赞道。
这时,贴身侍女小芸端着一个精致的白瓷碗进来,碗里是热气腾腾的炖花胶。
“夫人,该进补品了,这是夏侯统领亲自盯着厨下熬的,医官验过了。”
邹婉接过碗,用小银匙轻轻搅动。
浓郁的香气弥漫开来。
“这是何物,之前好似没有见过?”
邹婉开口问询。
陪嫁过来的丫鬟小芸立即接话:“这是花胶,去年秋时将军就托人往幽州青州徐州那边寻访了,听说对孕妇特别好,前几天才到了一些,夏侯统领亲自吃过,也让我试吃了没有什么问题才敢给夫人炖的。”
邹婉看着碗中袅袅升起的热气,听着小芸的絮絮叨叨,眼神却飘向了北方。
夫君张显,此刻正在朔风凛冽的五原,与胡虏周旋…虽有家书报平安,但身为妻子,怎能不挂念?
“小芸,五原那边…最近可有新的军报传来?”邹婉浅尝了几口,放下了碗勺问道。
“回夫人,前日荀郡守让人传过信了,提及赵将军和张都尉在云中袭扰顺利,胡虏两部内斗正酣,前将军坐镇九原,一切安好。”
小芸连忙宽慰。
“嗯。”邹婉点点头,低头小口啜饮着补品,心中稍安。
她知道自己的状态牵动着许多人的心,更关系到腹中孩儿的安全,必须安稳。
花厅暖房外,廊下。
夏侯兰一身戎装,腰悬长刀,按柄而立。
他面容冷峻,眼神锐利,警惕地扫视着庭院的每一个角落。
自从邹婉怀孕后,他就卸任了所有事务亲自负责将军府内院的安全。
如今府内护卫增加了一倍,都是从军中挑选的精锐之士,所有进出人员,无论职位高低,都必须经过严格得盘查。
饮食更是重中之重,所有食材来源必须清晰可查,烹饪过程专人监督,成品必先由医官和他自己亲自尝过,确认无误后方能呈送。
一名医官提着药箱,在两名护卫的陪同下,例行来给邹婉请脉。
夏侯兰亲自验看过他的腰牌,又用审视的目光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一遍,才微微侧身放行。
医官早已习惯这阵仗,低头匆匆而入。
“将军,是不是…太紧张了些?”副将低声问道。
“晋阳城内,还算安稳。”
夏侯兰目光依旧冷历:“主公远在边塞,夫人身怀六甲,此乃我并州根基所系!容不得半点闪失!
安稳?树欲静而风不止!现下朝中对主公的攻讦之敌不少,洛阳那些人的手,未必伸不到晋阳!
传令下去,夜哨再加两班!府内所有水源,每日三次验毒!凡有可疑人等接近府邸三十步之内的,先拿下再说!”
“诺!”
副将心中一凛,肃然领命。
太原郡守府。
荀彧端坐案后,处理着堆积如山的公文。
他依旧是一身青色儒衫。
案头摆放着几份重要的文书,一份是来自五原,关于云中的最新动态以及要求继续调拨部分粮秣的命令。
一份是韩暨关于匠造营新式连弩进度及蒸汽机在矿山河流抽水应用试验成功的简报。
而最多的是来自昭余泽及并州各郡县关于春耕进度,流民安置,新垦田亩数字的汇总。
他放下笔,揉了揉眉心。
邹婉有孕,张显远在边关,整个并州的民政重担几乎全压在他一人肩上。
春耕是重中之重,关系到数十万流民能否真正扎根,关系到并州未来的粮仓是否稳固。
他必须确保每一粒粮种都播下去,每一头耕牛都得到合理使用,每一条沟渠都畅通无阻。
他走到窗前,推开雕花木窗。
温暖的春风带着些许水汽和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远处,晋阳匠造营的方向,隐约传来蒸汽锤低沉的轰鸣。
城中街道上,人流如织,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车马的辚辚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勃勃生机。
这繁荣安定的景象背后,是无数普通百姓在田间的辛勤劳作,是工匠们在炉火旁的挥汗如雨。
“根基浅入土,春华待秋实…”
第231章 :元方这事你怎么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