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是广为流传。
张显的婚事一经传开便犹如一阵风稍稍改变了如今汉朝的一些格局。
冀州卢植听闻了消息微微叹息,虽有心送上贺礼但却是无力。
各路征讨大军唯有他这里最是举步维艰。
其他几路征讨大军听说已经开始班师回朝了,但他这依旧还没攻下黄巾一伙的城池。
是他不想打吗?
是没粮啊!
从并州买粮那是买啊,要钱的,鼓舞麾下士卒士气也是要钱的,所以买来的粮草只能支撑大军不动如山,更本无法强攻。
今年自己这边向朝堂请粮上百次,但拨下来的粮草却只有三四次,每次还不是足额。
反正卢植是累了,爱咋的咋的吧,听说朝堂那边已经要下他的职换另一个人来,赶紧的吧,这破仗他是一天都不想打了!
下的早一点说不定还能去并州见一见那位张中郎,冀州这场仗自己没得到朝堂的太多帮助反而是受并州帮助最多。
他也确实很想当面感谢一番张显,听闻并州吏治被治理的相当不错,县学郡学也是广收学子,他这个大儒还真有点跃跃欲试去讲课的心思了。
时间倏忽而过,转眼便到了六月下旬。
整个晋阳城仿佛被浸泡在喜庆的海洋中。
主要街道清扫得纤尘不染,家家户户门口都悬挂着象征喜庆的布条。
自家使君大婚了,整个太原在去今两岁收益的百姓都是衷心的祝福,这些喜庆的布条都不用郡府下发,他们自己就备好了。
郡府通往南城门的官道两旁更是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百姓。
他们也想看看是哪家女子能配得上自家这么好的使君的。
邹家的队伍早一天前就到了,只不过最后的礼数还是要的,所以张显被荀彧拉去了一天精心准备今天的迎亲。
看热闹的队伍中自然也少不了许多眼眸暗淡的注视了。
吉时将至,南城门大开。
一支规模盛大,仪仗森严的迎亲队伍,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缓缓行出城门。
队伍最前方,是八名身着崭新赤红戎服,擎着绘有独角黑虎与张字的大旗开道。
当头的正是赵云以及夏侯兰。
他们两个得知自家显哥要成婚了都忙是赶了回来,军事要务都交给了副手。
不仅是他俩,当初从小山村走出来的二十多为位小伙如今都混在迎亲队伍里,一个个的都笑得合不拢嘴。
黄忠,戏忠,韩暨等人也百忙之中赶了回来,张显的婚事可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更是关乎着整个并州所有大小官员的大事!
旗帜在夏日的微风中猎猎作响。
紧随其后的是象征中郎将威仪的仪仗。
斧钺,金瓜,朝天镫……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手持这些仪仗的,是精心挑选的甲士。
接着还有鼓乐班子。
不同于寻常婚嫁的唢呐笙箫,张显的乐队规模自然是要更大的,编钟,建鼓,排箫,埙等古乐齐鸣。
奏响的是《鹿鸣》,《关雎》等典雅庄重的周礼乐章。
这些都是荀彧跟王烈两人商讨的办的,太原郡十几年了没有什么大事,唯一的一次还是王氏的覆灭,这次难得有喜事发生,自然是要大办特办以安流民之心。
乐声悠扬古朴,回荡在晋阳城的上空。
鼓乐队伍之后,便是张显。
他并未乘坐寻常的婚车,而是骑乘着他的爱驹墨影。
墨影今日也披上了特制的赤红鞍鞯,额前缀着一朵硕大的绸花,神骏非凡。
张显本人则是一身玄端礼服,以玄色为底,朱红色镶边,头戴进贤冠,腰佩玉具剑,身姿挺拔如松。
他面容沉静目光深邃,在仪仗拱卫下,更显英武不凡。
他身后,是一辆装饰华美的两马安车。
车身遍涂朱漆,车顶覆以翠羽华盖,四角悬挂着金铃,随着车行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咚声。
车窗垂下厚重的红绡纱帘,隔绝了外界的视线。
这辆安车,便是用来迎接新娘邹婉的婚车。
车队之后,是长长的送聘队伍。
队伍末尾,则是负责护卫的游弈军精锐骑兵。
车驾浩浩荡荡地行至城外十里长亭处停下。
在长亭之外,一支规模同样不小的队伍早已等候多时。
数十辆牛车装载着嫁妆,仆役侍女环伺,中心簇拥着一辆装饰同样华美的翟车。
第193章 :大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