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随着柏井堡三百多的吏员跟就近驿丞发力,三千之数的流民很快就被分配安置完成。
这些流民在太原诸县被分润,沿途驿站也落户了许多。
从柏井堡通往晋阳全程不比径道距离短上多少。
两百里的官道在新驿站体系下分布了六座驿站。
靠近太行山的新驿站二十至三十里就有一座,而到了地势平坦的官道以后,驿站分布就以五十里一座分布了。
这六座驿站每座落户了四十户流民,均是四五口之家,分润了三千流民中的半数。
另外一半则是就近安排在了榆次县。
从径道出来以后通往晋阳的路上地广人稀,全长两百里的路程里只有零星的村庄烽燧而无县城。
时隔七八日。
当张显亲自带领了两万流民从井径道走出以后,他打算在这条道的中段再新建一座城池。
就以中段的那座驿站为基础,后续逐渐扩建成一座新县。
那座驿站的驿丞好像还是从甲虒军里走出来的基层军官吧,叫什么来着?
张显想了一下,好像是叫郝通。
对,就是他了。
流民落户的数量可以多给郝通那边安置一些,提前锻炼,等新城建造时直接提拔为县丞或是县令。
从甲虒军走出来的官吏比民间选拔的官吏责任心都要更强一些。
有过一次的经验以后,柏井堡的吏员们更加的轻车熟路。
两万流民俘虏参半的队伍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又完成了登记造册。
这次流民的数量比上次多出了将近十倍,所以张显也是提前下令让太原诸县派人过来分润。
随着一波又一波的流民从井径道进入太原郡。
原先整郡不过20万的总郡人口,开始逐渐充盈。
是的。
在张显掌控太原郡后,第一次对豪强出手后完成的人口普查,整个太原郡的人口总数只有少得可怜的二十万,要不是从豪强们的手里解放了许多的隐户,可能这个人口总量还要降低许多。
这就是边郡的不足,比起他初来这个时代落脚处常山郡的七十万人口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别看太原郡只有二十万的人口,但在并州,这已经算得上人口最多的大郡了。
至于第二,则是相对偏安一隅的上党郡,人口总量在张显的推测探查之中差不多有十三万之多。
雁门郡则更加的稀少。
以并州几个还在汉地控制的州郡人口加起来都还比不上冀州的一个常山郡。
总人口一直在五十至六十万之间,这也是为什么张显腰大费周章不惜耗费巨万也要打通新井径道的原因。
一切都是为了人口!
这才不过几月时间,从冀州网罗来的流民总数就已经快逼近十万人了,虽然大多数还没有抵达并州,但单是这几个月的人口增长就已经快有太原郡原有人口总量的一半多了。
只要张显能够维持人口增多而带来的粮食消耗,他大可以吸纳大几十万的人口过来。
战乱永远都是迁徙一地之民最快的诱因,即便张显不吸纳,冀州之民也会有很多最终成为黑山贼以及流窜到青徐两地。
新井径道确认了通过性以及速度,径道之中各关隘的压力也是陡然减少。
回到晋阳后,张显先是调遣了千名郡兵以赵牛为主将前往井径道护送人口迁徙。
然后便开始主持今年的政策相关讨论。
强阴经过去年半年的规划放牧令逐渐平稳,大小部族服从归化的将近有三百余部,以十抽一的牛羊马税,去岁半年将近有四万多的牛羊马被送入府库。
牛马挑选了一番分出了驽马战马,驮牛耕牛,将太原郡的畜力储备提高了一截。
而羊则在开春后统一剃毛,羊毛入库,而羊本身也不宰杀而是走上党进司隶进行了售卖。
肉食相较而言在太原已经算不上稀缺,光是张显一人的家园牧区就能够满足一郡的肉货市场。
以猪牛肉为基准,一个月张显牧区的产出就有二十一万六千斤左右,另外补充鸡鸭鹅以及鱼类,整个太原郡可以说每月人均有肉量都在一斤以上。
而且
第179章 :西域来的惊喜-->>(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