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9章 :有人拜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是道的,问到税反而就变脸了,难不成是虑虒的税制苛刻?”

    他摩挲着下巴说道。

    对面荀彧依旧是一副处事不惊的稳重样子,手拿着竹简晃着撩开布帘朝外看去:“倒是不像重税的模样,想来是那人觉得奉孝不像什么好人,这才不肯言语吧。”

    他嘴角抿着笑道。

    郭嘉乐了,他指着车外道:“那文若你问问?”

    “哈哈哈,那就不必了,人家不是说了吗,到了县衙便知晓了。”

    “车夫,问问路,往县衙去。”

    “诺!少郎君!”

    车辕上驾车的车夫应了一声,车架旁的护卫便有几人远去问路。

    不多时。

    马车在护卫的引领下,穿过繁华的街市,向县衙方向驶去。

    荀彧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这一次,他看得更加细致。

    他看到街角一处挂着“公厕”牌子的砖砌小屋,门口有老卒打扫,里面似乎颇为干净,避免了污秽横流。

    他看到一处挂着“慈幼坊”匾额的院落,隐约传来孩童的读书声和嬉闹声。

    他看到一队穿着统一灰色短褐、袖口绣着“环卫”二字的汉子,推着木轮车,拿着扫帚和铁铲,在认真地清扫街道,将垃圾倒入车中。

    他甚至看到一处临街的墙壁上,刷着白灰,上面用端正的楷书与隶书写着几行字:“防火防盗,人人有责”、“讲究卫生,减少疾病”、“工分换取,童叟无欺”。

    落款是“虑虒县衙宣”。

    这些细节,如同拼图,一点点在荀彧心中勾勒出一个更加清晰的虑虒形象,高效、整洁、有序、

    驾车的车夫跳下还在行驶的马车撩起门帘:“少郎君,到地方了。”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马车稳当的停在了虑虒县衙门口。

    衙署的门面并不奢华,青砖灰瓦,显得庄重朴实,门口站着两名持戟的甲士,身姿挺拔,眼神锐利,甲胄擦得锃亮,透着一股精悍之气,与寻常郡县兵丁的懒散截然不同。

    荀彧打量了几眼,嗯了一声:“好,诸位一路护送辛苦,尔等自行歇着,若有差遣某会令人前来寻找。”

    “诺。”

    荀彧郭嘉二人下了马车,周身筋骨一阵响动,看来他俩在车厢里待得时间也不短。

    “走,拜会拜会张中郎去!”

    郭嘉一脸的兴致勃勃,他现在可是很想见见志才兄长信里的英明主公是个怎样的人。

    这次从颍川出行也是搭了文若的方便。

    若不是荀彧有了想要游历的心思,他可没什么闲钱能走到并州来。

    “先递交拜帖,莫要失礼。”

    荀彧年纪不大,但处事却十分的稳重,给人一种翩翩君子的气度。

    他拿出一份名刺,连带着郭嘉的一起朝县衙门房递去。

    见有人上前,持戟甲士也只是看了几眼,发现没有什么可疑危险之处,便不动声响。

    “颍川人士前来拜会张中郎。”

    县衙门房拿着名刺与拜帖心下已经感觉眼前两人的不凡了。

    在县衙当门房,别的本事可以没有,但看人的本事是一定要强过砍人的本事的。

    “二位稍等。”

    他拱了拱手,往县衙里面跑去。

    “文若,你说张中郎也不建个宅邸什么的,别人来拜会他了都得来县衙这多不方便啊。”

    郭嘉站在荀彧一侧,眼睛却是四处张望着。

    荀彧背手而立身形挺拔:“这不更加说明张中郎一心为公?”

    “太缥缈了,某是不信这世上真有这种人的。”

    郭嘉摇了摇脑袋。

    “是与不是见过以后便能知晓了。”

    荀彧轻笑,步履微动。

    “二位,使君正在甲虒营巡查,县中只有韩长史在,二位.”

    门房拱着手意思明显,拜不拜访韩长史你们自己想。

    “韩长史,可是韩公至长史?”

    荀彧上前了几步问道。

    门房点头回应:“正是韩长史。”

    “那有劳了。”

    荀彧拱手。

    “里面请、”

    门房也拱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