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三合土的路面被反复碾压结实的就像是一块石头。
石村外的道路平整,宽敞,即便是同时过两辆牛车马车也还有不少的空间。
路面是整体抬高了的,主要还是为了避免下雨天积水将路基给泡松垮了。
两个多月的时间,煤矿也已经开始了作业。
从外地搬迁来虑虒的百姓,很多人的第一份工作都是在这。
开凿浅层风化煤,挖掘矿井。
包吃,按工酬薪。
虑虒如今商业稳定。
有桃源酒这么一个经济大动脉在,往来商客频多,间接的也带动了大量商品流入。
有稳定的环境,日渐繁盛的商业,以及家园农牧的产出做锚定,虑虒的货币体系自然也是稳定。
天刚蒙蒙亮,石村村口的槐树下就蹲满了人。
村外那条新修的三合土路上三十多头健牛拉着满载石炭的板车,在鞭哨声中缓缓驶向虑虒城。
“老叔,今日还下矿不?”里正赵大敲着铜锣走来,身后跟着两个穿皂衣的县衙书吏。
“下!咋不下!”王老汉梗着脖子咽下最后一口粥,从怀里掏出块木牌:“俺家三个壮劳力,再拼一两个月,俺家最小的那个也能成亲了!”
里正翻开册子,点头:“那我把你家的男丁全记上了啊。”
“好嘞!”王老汉乐呵道。
“还有我。”
“我也要去的!”
周遭一群石村的壮年也争相报名。
“别急!别挤!一个个来!”吏员呵斥道。
这也是石村村民的一点的小方便,他们离得近,每日上工早去个几刻钟就能多几刻钟,这可都是钱啊。
早间卯时三刻,矿区便传出了响动。
铁铲划拉煤堆,镐子敲散煤块的声响不绝。
随着日头一点点的升高,牛车马车拉来的矿工也越发的多了起来。
表层的风化煤都快差不多采掘干净了,整个矿区的表面都朝下凹进去了一两米。
拉人过来的牛车马车转头又拉上了煤矿,朝着石村的西面运输而去。
“啪!”
黄泥与煤渣混合的湿料被拍进木模,十五岁的刘翠麻利地一压一提,圆饼状的煤饼便整齐码在草席上。
“第三筐!”她抹了把汗,冲记工的人喊。
坊内热气蒸腾,百多个男女参半的工人正在制作蜂窝煤,张显研究出来的蜂窝煤配方是六成煤粉、三成黏土、一成石灰,既耐烧又少烟。
“翠丫头能干哈!我给你记着啊!”记工的汉子乐道,右手握笔,往左手捆在他手腕上的木牍画去。
细看,他那只手的手掌已经齐根断掉了。
他原本是甲虒军的一员,只不过因为伤病离了行伍,张显给他们各自找了活计,甲虒军的军卒扫盲都扫的差不多了,所以日常的计数行文什么的都能干好。
这些人再稍稍锻炼一番,用来充当吏员那也是绰绰有余。
翠丫头没有心思玩笑,她继续手脚麻利的拖过一个木模,而后往里填充湿料,手中用来打蜂窝煤的模子一压一提,然后往旁边草席上挪去就又是几块圆饼状的蜂窝煤。
汗水打湿了翠丫头的鼻尖发梢,但她也顾不得擦拭,忽的汗水迷了眼,手一滑,新做的煤饼便垮塌不成样了。
刘翠咬了咬唇重新夯模。
她家是迁来虑虒的流民,娘亲病弱,全指望她每日挣的工分过活。
“翠丫头,喝点水擦把脸吧,你好歹也让我歇歇不是。”汉子突然塞来块布片跟竹筒。
脸上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有几分怜惜。
“俺不喝,也别弄脏了你的帕子。”
刘翠只顾着手里的活,别的她都不想去想,多做一筐煤饼家里就能多出几手粮食,天大地大也没有吃饱肚子大。
好在虑虒县的使君给提供了移迁房,只要有工作那就可以每日一文的住着,房子虽然不大,但也够她母女俩落脚了。
“你这丫头也是犟,算了,水给你放边上了,自己渴了自己喝!”
记工的汉子放下竹筒,也不等她再拒绝,便又往其他地方记工去了。
临靠滹沱河边上。
十人一队的采掘工也在吭哧吭哧的采掘着黏土。
第137章 :蜂窝煤-->>(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