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白河谷四五十里外的野狐岭下。
一座更大的京观也无声的诉说着恐怖。
周围一片焦黑。
直到有牧者放牧而来看到这一幕后,惊恐的嗓音才算打破此地的寂静。
强阴,这座位于白河谷以南、扼守并北草原与汉地交界的小城,此刻已成了虑虒军北进的桥头堡。
城头上,“度辽校尉黄”的大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原本略显破败的城墙已被加固,简易的营盘向外延伸,马厩里战马嘶鸣,校场上士兵操练之声不绝于耳。
中军帐内,气氛肃然。
张显端坐主位,黄忠、戏忠、张辽、赵苟分列两侧。
赵云虽伤势未愈,脸色依旧苍白,却也强撑着坐在下首旁听。
案几上,摊开一张崭新的并北草原舆图,上面用朱笔清晰地标注了白河谷、野狐岭等关键地点,以及虑虒军新设的几处哨卡位置。
“志才,并北最大的部族以然剿灭,接下来你觉得该如何?”
“主公,下官以为,将并北草原纳入囊中宜早不宜迟,不过眼下我等人口不足,无法将并北掌控。”
“但我军天威已然是让并北草原各部胆寒,如果现在施行归化放牧令,想来效果斐然。”
戏忠侃侃而谈。
其实对于并北草原的安排,他跟张显韩暨等人早有商讨。
打掉大的,吃掉小的才是王道。
归化放牧令,从名字上看就不难猜出是让胡人归化的命令、
如何归化?
先朝贡!
想在并北草原继续放牧,可以,但必须要有护匈奴校尉府颁发的放牧令才可以进行放牧。
若不然,没有放牧令的部族要么离开并北回大漠去,要么就被打杀。
放牧令怎么发?
张显在强阴布置营寨,让黄忠坐镇,骑营,林字营留守。
并下发并北草原各部族——护匈奴校尉府令。
即日起,白河谷以北,阴山支脉以南,西至黄河东岸,东至强阴塞外百里,划为“并北护牧区”。
凡在此区域内游牧之部落,皆受虑虒护匈奴校尉府辖制与保护。
护牧区外,凡持兵刃入此界者,视为寇边,格杀勿论!
凡欲于护牧区内放牧之部落,无论大小,首领须亲至强阴大营,向度辽校尉黄忠将军报备部落名称、人口、牲畜数量、大致游牧范围。
报备核实无误后,由护匈奴校尉府颁发特制“归化放牧令”牌木制烙火漆印,刻部落名、首领名及有效年限。
持“归化放牧令”之部落,方为虑虒认可之“归化部落”,受虑虒军保护,可在指定范围内自由放牧。
而想要获得归化放牧令,则需要每年秋季,按牲畜数量马十抽一,牛十五抽一,羊二十抽一,向护匈奴校尉府缴纳“草场税”当然也可用皮毛、肉干、战马折抵。
遇虑虒军征召,如向导、运输、协防等,须尽力配合。
张显逐条看完,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声响。
帐内一片安静,众将都屏息等待主公的决定。
“嗯,”张显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条陈清晰,赏罚分明、可。”他将文告递还给戏忠:“即刻用汉、胡两种文字誊抄百份。
汉文张贴于新设哨卡,胡文,由通晓胡语的兵卒、商贾及归降胡人,向草原各部广为传播!我要让每一个毡包里的牧民都知道,这片草原,从今往后,有新规矩了!”
“诺!”戏忠肃然领命。
“汉升,”张显看向黄忠、
“强阴暂为我等北疆门户,推行此令之根基,由你坐镇此地,总督并北军政,巡防、征税、裁决部落纠纷、颁发放牧令,皆由你全权负责!”
“末将领命!”黄忠抱拳、
“张辽、赵苟!”张显目光转向两位暂代的骑营校尉。
“末将在!”
“骑营经此一役,元气有损,然筋骨犹存!你二人暂领骑营,任务有三!”
张显竖起三根手指,语速加快,带着铁血的味道:
“其一,休整扩编!从俘虏及愿归化胡中挑选青壮,择其精壮悍勇、通晓骑射者,补充缺额,严加操练!我要骑营尽快恢复战力,人数暂定一千五百骑!”
“其二,巡狩草原!以强阴为圆心,百骑一队,轮番出巡!持新绘舆图,巡查每一片草场、每一条河谷!”
“其三,清剿拒绝归化之部落,几次告诫不听者,报于黄将军,调集兵力,坚决剿灭!筑京观以儆效尤!”
“待归化放牧令施行后,便依令而行!”
张辽与赵苟对视一眼,齐声应道:“末将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