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三斤半,下次制糖就是七百斤的甘蔗。
制糖不像制酒,高粱的单株重量太小,无法用家园田地进行大规模生产。
但甘蔗不一样,它单株就是好几斤重,配上如今大面积增大的家园区域,十天七百斤的甘蔗就等同于一月两千斤。
在这个一斤岭南蔗膏一金饼的年代,一月两千斤甘蔗所出的糖足够比拟一些小型豪族一年的产出了。
十天后就是这轮甘蔗成熟的时间,正好,这十天里可以打造一些用来制糖的工具以及培养制糖工人。
拿定主意,他便彻底息了院子里的余烬,想起李真还在房间里便悄摸的去看了一眼。
此时这个丫头正在照着一本装订起来的书籍抄写呢。
他也没去打扰,自顾离开了小院。
面对奇装异服打扮的庄主,桃源众人已经是见怪不怪。
虽然这身衣物庄主已经很少穿了,但每个月总会看到个那么一两次,所以早已是习惯。
拎着用草绳绑起来的陶罐,他先是去了炭窑那边。
桃源的炭窑建在最边缘的位置,两座弧顶的窑中间是一道直通的方体建筑。
那里是柴口,温度会从这往两边的窑体里升温。
找到负责烧炭的工人头子,他直接过去吩咐道:“这次炭出以后帮我烧一批枣木梨木的硬木炭,我有用。”
“诺,庄主,烧好了我叫你。”
烧炭头子稍显激动的应承下来。
能直接跟庄主说上话,这可是别人没有的福气。
炭窑这边虽然叫炭窑,但这些工人却是韩暨亲自教导的,除了可以烧炭外,还能烧砖,烧陶。
算是一个多功能的窑体,韩暨有心在这边再多新建几个窑口,以后需要什么庄里都能自足上。
吩咐了烧炭头子,他便转身离开。
要枣木梨木炭主要是为了制作活性炭。
白糖想要变白,脱色是最主要的,而宋元时期的炭吸制糖法已经可以稳定白糖的颜色。
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使用活性炭进行色素分离。
如果不是未来视野的激活,光是自己琢磨恐怕这辈子都琢磨不清楚如何制作白糖。
要白糖并不是说为了好看,算了,好看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更关键的是白糖的味道够纯。
对于世家豪门来讲,糖他们并不是没吃过,想要打开糖的生意,要的就是足够特别。
虽然说着很难听,但事实就是糖跟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即使穷极他们一生,能获得的唯一甜味也只限于路边生长的野果。
搞定活性炭制作需要的舒孔炭,下一步便是糖结晶的缸。
技能激活时看到的制糖流程,人家的缸体内部是有螺旋纹路的,这个主要是为了诱导晶体定向生长。
现场制陶不现实,但好在桃源别的不多就是陶缸多,他找了个手巧的庄户,让其在缸内小心的去磨出螺旋纹路来。
有了结晶缸,他又去找人制作竹编转笼,同样也是技能激活时看到的技术,通过人力手摇,每分钟的转速能有180-200转。
这个是为了分离糖蜜。
也就是无法凝结成晶体的糖液。
宋元时期的这套分离法,效率能有百分之八十左右。
能够更快的将湿糖凉成干糖。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都在为第二次制糖做准备。
原先的那罐糖浆他交给了黄忠,让其自行奖励给桃源众中努力上进的战士以此提高军中的上进心理。
铁匠铺他也去了,亲自打造了一副榨汁工具,利用杠杆原理的下压榨汁法,比他一开始直接用石臼捣不知道要便利多少。
桃源的日常依旧,学堂蒙学,演武场将士奋力,各色特产产出稳步。
酒,纸,弓,甲,匠人手艺日益增长。
期间仅有韩暨离了桃源几天,张显只能是代替他上了几天的课。
但别的不说,学识技能加持,这几天里学堂的学子知识掌握都很牢靠,以至于忙完‘营户’事情回来的韩暨用异样的眼神去看他。
就像是在问:“主公有这本事何须找我来授课?”
嗯.
这种事就别问了,问了你也不懂。
很快,家园农田里的甘蔗便长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