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的庙是什么地方?我也想去瞧瞧。”
伙计看这几人打扮,都是读书人的样子,口音也不是他们这边的口音。
他收好了钱,笑眯眯说:
“客官不知道,咱们这有些庙可灵。”
“那王婶子我也认得,之前他家媳妇成亲五年了没生下一儿半女,城里的药铺都看遍了,光这对面的几家药铺都去过不下五回。”
“如今这孙子还是去庙里拜出来的,虽然看着是有些不妥当……但咱们也开不了口。”
“客官问的那庙,是在下边县里,顺着西边走,得走到於潜县那边。”
“那地方拜香的多,客官稍稍问一声就知道了。”
江涉道谢。
等伙计走后,他没有用那大碗,而是小心把碗里的冷淘拨到猫自己的碟子里,这样猫吃的方便,店家也方便,免得其他食客计较。
用完饭,才慢慢悠悠打听了路。
向着伙计说的那县行去。
……
……
“敬——神君喽————”
清晨,县里很是热闹。
县令站在一众县官和富户之中,带着众人进行祭祀。
这县里有个奇怪的风俗,就是要祭祀神君,却也不知道神君名号,只称做神君,有许多年了。
神君下还有许多弟子,各自有庇佑的地方,有的能让人诞下子嗣,有的能点石成金,有的商贾发财,有的庇佑健康……
别说,还挺灵。
乐声响起,仙气飘飘。
台上正中摆着神位。
两侧各有十几个神像,所有的位次都有严格规定,不得僭越,据说已经传了很多年,每个位置都有讲究。
前几年还有位四郎君,不知道为什么有一天神像忽然碎了,他还关切了一句,庙祝却说不用理会。
祭祀的流程一大堆。
县令刚到於潜为官的时候,还记的头晕眼花,今年已经颇熟了。
他洗净斋戒几日,开始诵读祝官预备的祝文。
扬起声音——
“惟大唐开元十七年,岁次己巳……文林郎、守於潜县县令王甘,致祭于神君。”
“恭惟尊神,奠兹水土,育我黎元。厚德载物,品物咸亨。庇佑众生,以养万姓。春祈秋报,礼典攸彰。今者时维仲夏,恶气滋发,毒虫侵扰。谨率僚属,虔修常祀。荐以牲牢……”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