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6章风起海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去找王总监对峙,而是暗中派人核实了信中所反映的情况,确认基本属实。同时,她开始秘密接触市场部几位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骨干,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诉求。

    她决定,不再与老臣们进行无休止的辩论,而是要用事实说话。她要以市场部为试点,支持那个提出建议的匿名员工(她已大致猜到是谁)组建一个跨职能的“敏捷营销项目小组”,绕过部分现有审批流程,直接向她汇报,尝试运作一个小型活动。

    如果这个小组成功了,不仅证明了改革思路的正确性,也能在基层树立榜样,积累支持力量,更能直接打击王总监的威信。这是一步险棋,如果失败,她将面临更猛烈的反扑。但僵局之中,唯有破釜沉舟,方能寻得一线生机。

    四、公益起步:意外的火花

    而在公司大楼一个偏僻角落,新挂牌的“数据安全公益推广部”办公室,则显得格外冷清。

    办公室只有林晚和一名行政助理。资源匮乏,人手不足,对于如何开展公益推广,公司内部也无人提供具体指导,一切都需要林晚自己摸索。

    她起草了几份关于数据安全知识普及的讲座方案和宣传册设计,提交给相关部门申请预算和支持,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她试图联系一些外部公益组织寻求合作,但对方一听是企业新设的、规模极小的部门,兴趣寥寥。

    挫败感在所难免。离开了核心项目的紧张与刺激,这里的冷清和无所作为,让她一度感到迷茫。

    这天下午,她无意中浏览本地新闻,看到一则消息:本市多个老旧小区接连发生因居民轻信虚假中奖信息,导致个人身份信息泄露,遭受电信诈骗的案件,其中不乏独居老人。

    林晚心中一动。她想起自己潜伏初期,也曾深入研究过各种网络诈骗手段和数据窃取方法。为什么不从这些最贴近普通人生活、危害最直接的案例入手呢?

    她立刻行动起来,不再等待公司的资源。她利用下班时间,亲自走访了那几个出事的老旧小区,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她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制作了一套非常简单易懂的、针对老年人群体的“防骗指南”PPT和宣传单页,内容都是图文并茂,用最直白的语言讲解如何识别诈骗链接、保护个人信息。

    她联系了其中一个社区的居委会,表示愿意免费为居民举办一场小型的数据安全讲座。居委会正为此类案件频发而头疼,对她的提议欣然接受。

    周末,在社区活动室,一场特殊的讲座开始了。台下坐着的多是头发花白的老人。林晚一开始有些紧张,但当她看到老人们认真甚至带着困惑的眼神时,她放下了包袱,用最耐心、最生活化的语言,一遍遍讲解着。

    “奶奶,您看,这种说你中奖了,要先交税的短信,百分之百是假的!”

    “爷爷,陌生的二维码可不能随便扫啊!”

    ……

    讲座结束后,几位老人围着她,七嘴八舌地问着问题,脸上带着感激。一位老大爷拉着她的手说:“姑娘,讲得好啊!我们老了,不懂这些新东西,差点就被骗了!谢谢你啊!”

    看着老人们真挚的笑容,林晚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暖流和成就感。这比完成一次完美的商业间谍任务,比在发布会上反戈一击,都让她感到充实和快乐。

    她找到了公益推广的意义,也找到了自己在这个新岗位上的价值。也许,这条路起步艰难,但方向是对的。她决定,就从这些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开始,一步步点燃数据安全的星星之火。

    风,已从不同方向吹起。龙胆科技的航船,在看似平静的海面上,迎来了新的风浪,而船上的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奋力划动着船桨,驶向未知的前方。

    (第226章 风起海外 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