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维持下来,首相一声令下开始国有化运动的基础根本不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英国而言,是一场“皮洛士式的胜利”——赢得了战争,却输掉了帝国和世界领导地位。
    “可法国呢?他们的损失不是更大?”巴伦爵士忍不住反问,就算伊斯梅说的是真的,英国还要向法国低头么?
    “法国的问题贝当和达尔朗已经负责了。”伊斯梅平淡的回答,他只说了半截话,难道现在英国的情况还能让丘吉尔去负责么?
    其实比较英属印度和法属印度的面积,两国的总督当然不是一个层次的人物,可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英国就是要礼遇这个总面积忽略不计的法属印度总督,搞明白法国人到底想要做什么。
    不只是英属印度总督府关心,关心的还有尼赫鲁、帕特尔等国大党的高层,在他们眼中巴基斯坦都是一个无法长期存在的国家,更别提处在印度复地,被团团包围的海得拉巴。
    但是英属印度总督府和国大党的关切,注定是没有结果的,法国人的态度绝对良好,堪称是外交典范,但是这件事涉及到了钱,这不是简单的问题。
    既然英国已经在独立后的印度和土邦之间做出了选择,就不应该干涉法国的选择,印度即将独立,英国自己都要退出次大陆,还想干涉法国。
    “法国人似乎认为英国的态度已经不重要了。”英属印度高级专员巴伦忍不住对法属印度高级专员弗洛索瓦冷淡的道。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其实你和我,英国和法国,都没有世界大战之前这么重要了。”弗洛索瓦不咸不淡的回答道。
    比起两个总督的谈话,两个高级专员的对话更加激烈一些,英国觉得自己稳吃法国,但此时的法国显然并不这么认为。
    一旦英属印度独立,世界第一殖民帝国的位置就易主了,英国还剩下什么地方?其实就剩下了非洲。
    中东的保护国也在承受美国势力的侵袭,保护国毕竟不是殖民地,还要比殖民地的控制力度更低。
    英法两国实际上已经退化成了在非洲大陆影响力的比拼,要是这么看的话,法国一点也没有在意英国的必要。
    更何况法国没有做什么,巴伦的愤怒完全没有道理,法国只不过出售了二战时期的剩余武器,甚至刻意避免了英美制造的武器。
    印度人不了解没关系,英国也不了解么?螺旋桨飞机在喷气机时代已然过时。
    海得拉巴,凭借一邦之力对抗整个次大陆的意志,近乎疯狂。
    所以英国人愤怒什么呢?是代替尼赫鲁和帕特尔愤怒么?
    巴伦似乎忘记了,英国在和法国外交领域冲突的时候,之所以一直占据上风是因为英国确实比法国强大,法国不但是相对弱小的一方,还总是被陆地上的邻国牵扯精力,但现在德国人已经趴窝了,英国已经和法国的处境相同。
    
第二百二十一章 摆烂的蒙巴顿-->>(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