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章 种族、民族和信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的数据进行对比,消失的人口在两份统计数据上面不会体现出来,镇压过程中的消失的人口就这么没了。

    但既然是民族仇杀么?人口统计这一招也不用了,现在要进行的是如实上报,正常走流程等待巴黎政府的指示。

    “等巴黎政府告诉我们解决办法,我们在询问具体措施,一来一回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在这段时间当中东海岸的民族冲突也该完结了。”科曼一脸的大公无私,军队要听从政府的命令,这有什么错呢?

    法军在殖民地问题上,可以不听巴黎政府的话,比如在北非海外省,也可以听话,比如在现在的马达加斯加,听不听主动权还不是在军队手里?

    “懂了,官僚主义会为我们争取时间的。”马丁赞同道,“东海岸班图人在镇压之后,势力会变得无足轻重,南岛人也需要压制。”

    “岛上有十八个民族呢,相信总督府有自己的想法。”科曼倒是不怎么担心,第二大民族没了,不是还有第三大民族么?

    西海岸的黑人也是班图人,和东海岸的班图人不一样的地方,无非就是抵达马达加斯加的时间可能相差个几百年。

    东海岸班图人这一次发动暴动,就算是还有不少人活下来也肯定要被边缘化,南岛人为了土地趁机发动民族仇杀一样有罪。

    既然给了南岛人分配的土地,就不能给政治地位了,法国接下来的合作对象,要挑选其他民族的合作者。

    “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国家大于民族。”科曼对马丁说了一句在欧洲大多数国家无法理解的事情。

    现在的欧洲不像是几十年后,国家大多数还是单一民族国家,法国就是高卢人的国家,德国就是日耳曼人的国家。其实中美也可以说是这样,但没有欧洲国家这么纯粹。

    如果二十一世纪美国仍然像是现在这样,百分之九十人口是欧洲裔白人,百分之的黑人可以忽略不计,民族大于国家就仍然是成立的,因为这是最简单凝聚共识的办法。

    但仍然要对百分之十的人口进行适当妥协,现代社会毕竟不和古代那样做事。

    东方大国也是一样,青藏高原的存在,注定有些人的统战价值天生就高,问题不是主体民族不够,而是有的地方就是没人去。

    民族大于国家,对于苏联就是完全不成立了,苏联的俄罗斯人堪堪达到百分之五十,把所有斯拉夫人都算上也不过百分之七十。

    这个时候民族大于国家,就相当于把三分之一的人口边缘化,谁都无法承受这个后果。

    所以哪怕斯大林是大俄罗斯主义者,推动苏联俄化,也只能从实际行动上推动,而不能公开使用民族主义的手段。

    而对于宗教国家来说,像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可以说宗教大于民族,具体区别又有所不同,对巴基斯坦来说宗教大于民族有利于寻找外部助力,毕竟穆斯林国家好几十个。

    而对于印度人又完全

第二百一十章 种族、民族和信仰-->>(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