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1章、九税惊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发展经济救大明是他最根本的政策,现在有人告诉他这个政策有问题,自得的救世之主有点绷不住了。

    朱慈炅突然想到,为什么哪怕他清洗了南京,南京人依然希望他留在南京。朱慈炅推行的经济政策,大城建政策,为何会大受欢迎。

    因为他不自觉的迎合了江南的发展需求,他已经代表了江南资本家的利益,甚至他的重商思想也是江南需要的。

    难怪在江南他声望高得有点恐怖,他是大明十六帝里唯一一个和江南资本集团绑定的,他突然有点坐立难安。

    徐光启有些急眼。

    “景会,不收白银就没有这些问题了吗?似乎怪不到一条鞭法身上吧?”

    毕自严耐心解释,毕竟他的想法要实现,内阁的支持必不可少。至于说动皇帝越过内阁那条路,他毕自严还没这个本事。

    “陛下下旨今年陕西山西免税,我们才突然发现,这居然是缓解北方缺粮的正法。免税地区只有粮食食盐能卖,而因为免税,不少商人都想得好处。

    孙阁老传回来的消息,哪怕陕西的地里没产多少粮,陕西居然有粮了,还很便宜,比朝廷救济来得更快。

    我的想法是,借鉴陛下的免税法,建立分级税制,但在北方灾区,绝不能直接免税。所有人都必须要交税,哪怕是让他们交一文,朝廷当场退两文,这个形势也必须要走。

    朝廷根据受灾情况的严重,分级设税,有什么收什么,最严重的,那怕是一抔黄土一碗水,朝廷也要收。

    而在南方,在皇民区,也就是原来卫所,我们需要在原来的税率上加征。产粮区收粮食,白银多的地方收白银,通宝多就收通宝。

    如此就事实上废除了一条鞭法,我的设想将全国田税按四种方式征收。

    在灾区,为配合陛下的免税承诺,我们可以实行倍偿税,即交纳原有定税,朝廷两倍返还,以税代赈。

    情况好一点的地方,我们施行同价税,即百姓交原有定税,朝廷用通宝或者银元等价或者略高价返还,促进货币流通。

    北方和南方的一般地区,朝廷依然行两税法,二十税一。

    其中为配合皇民土地策,同时施行多田多税。如一家人

第261章、九税惊雷-->>(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