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元璐接过朱批,目光在血红的“万年”二字上闪烁不停,几疑眼花。
    张阁老视力很好,距离小皇帝也很近,发现小皇帝接下来要处理的好像是辽东防御,有些意外。
    他本来不准备开口说事,小皇帝情绪明显不好,又想起孙阁老的请托,来阁老的说法——陛下是讲道理的,先帝亲自培养的,年纪虽小却很有理智。太后有时候根本不讲道理,袁崇焕的事最好让陛下处理,不然他必死无疑。
    张阁老对袁崇焕无感,但是要弄死袁都督的明显是黄立极,一旦发到内阁,自己必须没有立场的支持黄首辅,想想就恶心。
    “皇上,蓟辽总督袁崇焕目前还关押在遵化,此事皇上要不要军前判决?”
    朱慈炅都快忘了袁崇焕了,闻言抬头看向张瑞图,“老师收钱了?”
    张瑞图一脑门的汗水直冒,小祖宗你啥脑回路,我敢吗?我能吗?急忙摇头不说话了。
    朱慈炅想了想,“那就带上来吧。”
    袁崇焕一到遵化就被圣旨拿下,要不是朱慈炅也要来遵化,当时就会被押送回京。
    明晃晃的拥兵抗旨,你看张太后会不会管你谁求情,敢置她儿子安危不顾,她就敢诛你九族。
    你以为太后和皇帝有矛盾,那只不过是路线矛盾认知矛盾,人家母子一体,天大的矛盾也能关起门解决。
    慈宁宫与乾清宫之间隔的只是宫墙,翻开一本叫《祖训》的金册,那上面的金线早将母子缠绕在一起。
    张太后只要有基础的政治素养就绝对不会扯起大旗反对朱慈炅,相反她才是维护朱慈炅的那杆最大的大旗。
    确实不是亲生,但嫡母的身份不要太正,什么狗屁养母,上个张太后的教训还不够深刻。
    张瑞图也是很快认清了这点,那怕朱慈炅请太后弑君,慈宁宫杀人,张太后依然紧张她儿子健康,甚至愿意放权,半点也不计较自己的大总管被杀。
    这一次听闻皇帝北返亲征,张太后直接晕厥,谁还敢说母子不合。
    当然,只要朱慈炅没有成年,没有给她生下孙子,她放权再收权其实也就是一句话。
    
第172章  策勋十二转,可汗大点兵(十七)-->>(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