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们正在田间地头劳作,脸上虽然带着汗水,但却不见丝毫愁苦之色,反而是干劲十足。
    经过一番打听才知道,这帮农户的地租仅有区区五成。
    这可把龚卫华等人气得直拍大腿,外面的税早就收到了七八成,这四川的贼寇怎么反倒搞起了减租?
    白花花的银子,竟然就这么分给了穷人?
    而在途经一些税卡时,龚卫华还能见到百姓们井然有序的排队纳粮,与税吏交谈更是神态自若,全然不像外界的百姓一般,见到官差个个畏之如虎。
    通过有限交流和观察,龚卫华隐约了解到,贼寇在四川正在大规模实行一种名为“营庄”的体系。
    这些营庄里的土地,大多是从各地官绅富户们手里抄没所得,由官府直接控制,雇佣百姓或安排军属统一耕种。
    营庄的出产,除了留下必要的口粮和种子,大部分都作为赋税直接上缴官府。
    由于管理相对集中,且免去了中间层层盘剥,其征税效率极高,提供了稳定而充足的粮饷来源。
    看着这番生机勃勃的景象,再回想起中原乃至京畿之地的凋敝与混乱,龚卫华一行人是越看越心惊胆颤。
    他本以为那江瀚只是个实力强些的贼头子罢了,可如今看来,其人或者其麾下,不乏有治政理民之才。
    就在使团一行人还在赶路时,江瀚此时已经接到了邓阳传来的密信。
    他立刻召集麾下文武心腹,商议此事。
    承运殿内,江瀚高坐其上,赵胜、曹二、黑子、李自成等人尽数到场。
    将邓阳的密信传阅众人,他开门见山地问道:
    “朝廷竟然派人来议和了,诸位怎么看?”
    赵胜想了想,率先开口道:
    “王上,和谈或许是件好事。”
    “如果能达成协议,哪怕只是暂时的,咱们就能把保宁府、以及夔州府的守军,撤出一部分来。”
    “如今李参将正在筹备攻取云南,正缺兵力,要是能补充过去,必定能加快其进程。”
    目前,四川主要有四大兵团,分别驻守于成都府、保宁府、夔州府以及四川行都司。
    成都府是江瀚的中军主力,负责拱卫都城,充当后备兵力,自然不必多说。
    其中保宁府和夔州府等地,则是驻扎了不少兵马,用以防备明军。
    董二柱坐镇保宁府剑州,统领一万三千余人,负责看守金牛、米仓、荔枝三道;
    而李老歪则坐镇夔州府,领兵五千,负责防备湖广明军。
    而相比之下,四川行都司的李自成部人马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只有一万人。
    这点人想要打下云南,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赵胜才会同意议和,好集中兵力攻打云南。
    他的提议也得到了在场的不少人附和,毕竟先拿下云南,彻底整合西南三省,是军中既定的战略方针。
    可江瀚听了却有些犹豫,斟酌道:
    “我倒觉得有些不对劲。”
    “你们注意看邓阳的密信,里面提到了朝廷欲对中原用兵。”
    “再加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剿饷,我估摸着,此次朝廷征兵的规模,不下十万之数。”
    “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虽一时势大,但面对朝廷倾力一击,恐怕还是力有未逮。”
    “一旦中原义军被剿灭,朝廷这十万新募之兵,难道会就此解散吗?”
    众人闻言,神色一凛,也意识到了事情不对。
    一旁的李自成补充道:
    “那依王上的意思,朝廷招这么多兵,总要有个去处才对。”
    “眼下大明总共有三处战场,两处在关内,一处在关外。”
    “关外太远,而且听说东虏善战,所以朝廷有很大可能,会把矛头对准我四川。”
    江瀚点点头,肯定道: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这所谓的和谈,不过是明廷的缓兵之计,想要以此麻痹咱们。”
    “只有咱们不插手中原战事,明军才能专心围剿高迎祥等人。”
    赵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唇亡齿寒呐。”
    “要是闯、献等部被灭,恐怕下一个就轮到咱们了。”
    “王上您的意思呢?”
    江瀚站起身,快步走到众人中央,沉声道:
    “和谈是不可能和谈的,云南必须打,决不能动摇。”
    “至于中原战事,咱们也不一定非要插手。”
    “皇帝老儿无非是想拖延时间,边打边谈罢了,咱们当然也可以边打边谈,看谁更急。”
    他扭头看向一旁的李自成,强调道:
    “攻取云南的计划不变,你部要抓紧准备,一旦时机成熟,立刻挥师南下!”
    “等过几天,朝廷信使到了,我看看能不能借和谈一事,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