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8章 又要搞折色制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这……这是怎么做到的?!”

    “妙啊!真乃巧夺天工!”

    随着越来越多的文武发现水印,殿内一时间响起了连绵不绝的惊诧和赞叹之声。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技术。

    江瀚见状微微一笑,就喜欢看你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解释道:

    “不错,诸位见到的文字,就是工部最新攻克的防伪技术。”

    “字体若隐若现、浑然天成地生于纸内,所以我将其命名为‘水印’。”

    “而夹在纸张中间,分别由靛蓝朱红染成的棉线,则是‘防伪线’。”

    “这些,都是我工部匠人们的杰作,旨在令伪造者无从下手。”

    在场的一众文武听罢,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工部主事庄启荣,赞赏不已。

    可庄启荣听了,脑中却是一片空白。

    什么新技术?

    什么时候攻克的?自己怎么一点儿风声都没听到?

    这倒也不怪他,之前的制币和制钞工作,都是江瀚绕过他,直接下达的命令。

    由于保密等级太高,庄启荣这个主官,甚至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毫不知情。

    江瀚也没必要解释,只是接着补充道:

    “本王打算先发行一批粮票和布票,在小范围内试行,慢慢积累管理经验。”

    “大家也都知道,现在民间流通的货币短缺,很多地方由于缺钱,甚至都退化到了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只要粮票和布票试行无误,本王就打算渐渐开始推行纸币,以解决民间钱荒问题。”

    但他话音刚落,从文官队列中,立刻有两位官员站了出来,看样子是隶属户部的职官。

    两人对着江瀚深深一揖,脸上带着忧虑,开口劝谏道:

    “王上,还请王上三思啊!”

    “纸钞之祸,前元、明廷殷鉴不远,其弊在于……”

    可不等他们说完,江瀚便摆了摆手,打断道:

    “二位先别急着反对,听我讲完再说也不迟。”

    “你等的顾虑,本王也知晓一二。”

    “大明宝钞之弊,其根源在于滥发无度,我岂能重蹈覆辙?”

    他环视众人,解释道:

    “今天给诸位展示的纸票,并非全面流通的宝钞。”

    “眼下只是试行,仅限于特定范围、特定用途,规模也很小,方便调整和监管。”

    “此举意在积累管理经验,完善防伪技术,建立初步信用。”

    “等日后时机成熟,本王才会逐步扩大流通范围,你等大可放心。”

    听了江瀚的解释,殿内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只要不立刻强行推广纸币,转而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他们还是可以接受的。

    悬着的心放下来后,众人深深一揖,齐声高呼道:

    “王上深思熟虑,臣等拜服!”

    江瀚微微颔首,随即话锋一转:

    “好了,纸票一事,暂且定下了。”

    “现在咱们言归正传,方才说了,要给诸位上涨俸禄。”

    他顿了顿,宣布了具体方案:

    “即日起,所有文武官员,在原有俸禄标准基础上,统统上调一半!”

    “以此,作为对各位辛苦工作的褒奖!”

    众人刚想欢呼谢恩,可江瀚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他们愣在了原地。

    “至于这新增的一半俸禄,将以纸票的形式发放,也就是刚刚诸位见到的粮票和布票。”

    “各位可凭借此票,在成都城内的泉通司官仓,直接兑换相应的粮食和布匹。”

    “这一举措,也是为了推行纸票流通。”

    在场的一众文武听完后都傻眼了,这不是“折色”吗?

    前些年才被废除的折色制度,怎么如今又卷土重来了?

    刚刚还在高呼“王上深思熟虑”的文官们,顿时面面相觑,一句话说不出来。

    好家伙,合着您宣布涨俸禄,实际上是拿咱们当试验品?

    那么问题来了,成都城内的各级官员,少说也有两三百人。

    这么多人要兑换粮食和布匹,泉通司的府库够吗?会不会又要拖欠?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