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由于一时半会找不到李自成的部队,无奈之下,江瀚只能采取两手准备。
一方面,他派出了好几队精干的斥候,组成小队,带着熟悉地形的百姓深入秦岭,四处搜寻李自成的踪迹;
另一方面,他则是在凤翔府以及关中各州县,利用活捉并处决曹文诏所带来的巨大声望,策动了不少百姓起义造反,攻打县城坞堡,进一步搅乱朝廷在关中的统治根基。
就在江瀚火急火燎地寻觅着李自成的下落时,他却万万没想到,此时的李自成,早就跑到了蓝田、商洛一带。
江瀚给李自成的任务,是让他进山打游击,探清几条进入汉中道路的具体情况。
说实话,李自成最开始并没能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
他带的队伍,一开始就连生存都成问题。
他的麾下只有三百边军劲卒,剩下的都是在关中各地收拢的饥民和百姓。
这些人空有一腔反抗的热血,但论起战斗力来说,确实是赢弱不堪。
许多人上半辈子都是在地里刨食的农民,根本没有参加过战斗,更别提山地游击作战了。
而他们的对手,却是久经战阵的曹文诏,左光先,邓玘等人。
最开始,李自成等人还能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时不时给左光先等人来几下。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左光先等人也渐渐熟悉了地形,摸到了山地作战的窍门。
这下李自成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几位宿将带着麾下精锐,在秦岭之中对李自成的部队展开了疯狂的围追堵截。
曹文诏的骑兵虽然在深山中施展不开,但其他几位将领麾下有的是训练有素、艰苦耐战的边兵,战斗力远非李自成麾下的杂牌部队可比。
战斗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李自成的探哨往往刚发现官军的踪迹,对方的精锐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就已经杀到了他们近前。
一帮连列队都够呛的新营兵们,面对明军的精锐,几乎是一触即溃。
在这崎岖的山间小道上,新营兵们也根本谈不上结阵自保,只会在惊恐中望风而逃,然后被四面八方窜出来的官军绞杀。
短短一个月,李自成麾下的人马就锐减了三成。
每天都有上百人死在官军的追杀,或者死在山中恶劣的环境下。
队伍里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许多人开始动摇,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逃亡。
李自成心急如焚,如果再这样下去,不出两个月,他的这点部队就会被官军彻底剿灭。
然而,俗话说得好,人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在绝望中,李自成那如同野草般坚韧的性格,也被彻底激发。
他狠下心来,大刀阔斧的对自己的队伍做出了调整。
他把新营和旧营的部众重新整编,毅然决然了送走了军中的老弱,并将整个队伍的人数压缩到了两千人左右。
送走了老弱病残后,李自成就能把所有资源,都投注到这两千部众身上。
全军上下所有能吃的,无论是打来的野味,还是采来的野果,甚至是磨成粉的树皮,都一股脑的塞给了这两千人多人。
好在是提前送走了军中的老弱病残,李自成才得以节省出粮食,让这群人吃饱。
他也想通了,与其照料几千人的吃喝拉撒,还不如精简人马,保持核心人员的士气和战斗力。
就这样,在大量资源的倾斜下,这小两千的人马被养的膘肥体壮。
于是,李自成带着他们,毅然决然的从秦岭的最高峰太白山,翻了过去。
队伍一路急行军两天两夜,一举跳出了官军的包围圈。
说实话,要是带着几千人的队伍和辎重,李自成肯定无法做出这种战术动作。
好在是把官军甩掉了,紧接着李自成便利用行军的间隙和休整期,开始对麾下的部众进行强化训练。
训练的内容很简单,逃跑、藏身、偷袭。
逃跑,这是第一要务,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流寇的必备技能。
这一项训练,主要就是在崎岖的山路上进行长距离奔袭,背着负重爬上陡峭的崖壁,学习如何在密林中快速穿梭而不发出大的响动。
跑不动的,会被江瀚手下的老兵们用藤条毫不留情的抽打,直到他们能一口气在山里跑出四五里,才算合格。
李自成就是要让这群新兵们明白,不论是在山里还是在平原上,跑得比官军快,就是活命的第一要素。
当然了,总有意外的时候。
要是碰上了路况或者是天气不允许,没办法顺利跑掉,那就只能就地藏身了。
新兵们要学习如何辨别风向,选择能够遮风挡雨,而且有水源的隐蔽地点安营扎寨;
学习如何在离开时抹去痕迹,布设迷阵和陷阱误导官军;
学习如何利用地形地貌,设置明哨暗哨,并用身上的物资构建临时警戒线。
在崇山峻岭中,提前发现敌人,从而隐藏身形,同样也是保命的诀窍。
第202章 李自成的蜕变-->>(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