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0章 养兵到底有多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听着赵胜报出的一连串数字,江瀚听得眼皮直跳:

    “停停停!”

    “直接说总数,我要维持一支五千五百步卒,外加一千五百骑兵的精锐大军,一年要花多少银子?”

    赵胜低下头,拿起算盘拨弄起来,良久后,他终于报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去掉零头,大概是五十五万两。”

    “嘶!”江瀚听罢,倒吸一口凉气。

    五十五万两白银!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江瀚当初在山西,几乎是掘地三尺,将整个汾州府的豪绅劣商都给洗劫了一遍,最终也才搜刮出了八十二万两银子。

    并且,其中还有近一半,都是粮草布匹、火药军械等物资。

    现在赵胜开口就是五十五万两,让他上哪儿再找一个汾州府?

    赵胜看着江瀚的表情,一脸无奈:

    “大帅,我知道您想走精兵政策,力求麾下能够以一当十。”

    “但现实是,按照目前军中的存粮和金银来看,这七千人,最多还能再维持半年。”

    “咱们的财力已经够厚实了,再多就真的养不起了。”

    “一旦银钱耗尽,粮草不济,不用官军来打,咱们这支大军恐怕就要自行崩溃了。”

    赵胜的话直击重点,精准的点出了江瀚现在所面临的困境。

    精兵政策固然好用,但花销实在太大了。

    在战场上,一支数千人的精兵,往往能够轻易击溃数倍于己的乌合之众,甚至对上数量相同的官军,也丝毫不怵。

    其次,精兵政策一般规模不大,在指挥上更为便利,统兵将领们可以更精准的执行战术意图。

    同时,由于士兵待遇优厚,归属感强,忠诚度也相对更高,不容易发生哗变。

    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贵。

    正如刚刚赵胜算的那笔账,供养一名精兵的开销,是普通士卒的数倍乃至十倍。

    从军饷、伙食,到甲胄、兵器,无一不是吞金巨兽。

    其次,精兵的补充极为困难。

    每一个精锐老兵的战死,都意味着巨大的投资打了水漂。

    培养一名新兵达到老兵的战斗水准,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海量的资源,这使得精兵部队在残酷的消耗战中处于天然的劣势,经不起大规模的伤亡。

    最后,精兵政策也限制了军队规模的扩张。

    在需要占领和控制广大地盘时,区区数千人的兵力便会显得捉襟见肘,分兵则处处薄弱,不分兵则无法有效统治。

    眼下,随着三千多甘肃镇边兵的加入,问题也摆在了江瀚的面前。

    是降低标准,将他们编为成本较低的辅兵;还是咬着牙,将他们也按照精兵的标准来武装和训练?

    看着左右为难的江瀚,赵胜话锋一转:

    “大帅,卑职倒是有个法子,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长期来看,咱们只要能占住四川割据一地,那养兵便不成问题,这个可以日后再商议。”

    “短期来看,咱们可以抢一抢周围富户,保证收入不断。”

    “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从短期度过到长期。”

    赵胜看着江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咱们杀个回马枪,重回关中。”

    “当初咱们急着北上招兵,关中只是粗略的扫了一遍,即便如此,咱们也轻松抢到了十几万两的银钱和大量物资。”

    “如果我们能像在山西那样,牢牢占住关中,再把李立远派出去,让他把关中的老爷们都榨出水来,想必一两年的军费,肯定能轻松凑出来。”

    江瀚盯着舆图看了半天,摇了摇头:

    “有点难办。”

    “曹文诏等人肯定已经到关中了,洪承畴的大军应该也在回援路上了。

    “到时候别说抢钱,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问题“

    说着说着,江瀚的目光突然停在了不远处的银川城上,那里正是庆藩所在。

    江瀚看着眼前的舆图,心一狠。

    没办法了,只能找大明的最大的地主头子藩王的麻烦了。

    江瀚万万没想到,自己前不久还在骂王嘉胤,爱打藩王的主意,结果现在自己也要打藩王的主意了。

    “打银川吧,把庆藩打下来,咱们的军费和物资应该就够了!”

    赵胜听罢,有些迟疑:

    “可是,宁夏总兵马世龙正堵在银川的大门灵州所呢,咱们怎么打?”

    江瀚冷哼一声,眼中凶光毕露:

    “管他是龙还是虎,谁敢挡在我前面,一并宰了就是!”

    “去!聚将擂鼓!我要踏破银川!”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