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7章 培训掌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当崇祯调兵遣将,准备等开春之后彻底剿灭群寇时,江瀚也没闲着,他正忙着培训掌令。

    按照江瀚最初的设想,他是想着每十人设置一名掌令,把全军上下都给牢牢控制住。

    可经过赵胜一番统计下来,结果却不容乐观。

    全军上下,能认得三百字以上,勉强可以通读文书的,满打满算,也不过百余人而已。

    虽然江瀚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在军中开展了扫盲运动,试图提升麾下兵将的文化水平。

    但奈何开设识字班的时间太短,而且最近这几个月里,军队一直在行军作战。

    真正能安稳下来,让大家识字的时间,少之又少。

    因此,军中的识字率,也一直提不上不去。

    无奈之下,江瀚只得暂时做出调整,将掌令从“什”一级,提升到了“队”一级,每队五十人,设掌令两名。

    现在全军上下大概三千人,共计六十个小队,这一百来号人,勉强能够满足这一编制需求。

    江瀚给部队定下的开拔时间,是正月底,他必须赶在黄河化冻之前,从潼关杀回陕西。

    前后算下来,培训这群掌令官的时间,其实相当紧迫。

    所以,新年正旦的鞭炮声一过,江瀚就把这一百多个未来的掌令官,全拉到了陕州城里最大的明德书院里。

    江瀚直接将整个书院清场,暂时征用。

    他准备利用这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对这些未来的骨干,进行一次集中培训。

    主要目的,是要给他们定下一个明确的章程,让他们清楚地知道,掌令官的职责,以及日后该如何开展工作。

    ……

    大雪纷飞,窗外寒风肆虐,明德书院的讲堂里却烧着几盆旺盛的篝火,暖意融融。

    江瀚站在讲堂内,没有穿甲戴盔,只穿着一身朴素简洁的青色棉布袍,看起来更像一位师长而非统帅。

    而下面盘腿而坐的,则是一群裹着鸳鸯战袄的大汉。

    “诸位,”

    江瀚的声音温和,在略显空旷的讲堂内回荡,

    “就在不久前,我刚刚得知了东路义军盟主,王嘉胤兵败身死的消息。”

    “今天我便给大家好好讲一讲,这些声势浩大的首领,是如何兴起,又如何败亡的。”

    接下来的小半个时辰里,江瀚便将他所知道的,像是神一魁、王嘉胤等人的事迹,以及他们最终的结局,都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遍。

    看着台下众人或沉思、或震惊的表情,江瀚缓缓开口总结道:

    “想必大家都明白了,这些曾经搅动风云的义军首领,最后的结局大多都殊途同归。”

    “无论是横扫庆阳府,一度威震陕北的神一魁,还是纵横山陕,号称拥兵二十万的王嘉胤,他们无一例外,都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所以,我特意设立掌令一职,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我需要你们这些未来的掌令,与麾下士卒搞好关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时刻注意下面的士卒有无异心。”

    话音刚落,一名黝黑精壮的汉子举起手,嗓门洪亮:

    “大帅,俺.俺有个问题。”

    “您说要咱们和下面的士卒搞好关系,可可具体该怎么搞呢?”

    “很多时候,下面那些兵丁,一看见军官就跟耗子见了猫似的,根本不敢多说一句。”

    “俺以前当兵的时候也是一样,看见那些军官,都恨不得绕着走,谁敢跟他们掏心窝子啊?”

    这汉子提出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堂内一片议论,显然,这也是许多人心中的困惑。

    在明末,军官与普通士卒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制度性的压迫和战时互相依存的复杂状态。

    能够真正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将领,不能说没有,但绝对是凤毛麟角。

    更多的将领,则是将普通士卒视作牛马,随意欺压,因为他们天生就掌握着对下层士卒的生杀大权。

    有的将领,动辄打骂士卒,克扣军饷,压榨士卒的劳动力,逼迫缺钱的士卒借高利贷,甚至还会动刑惩处不听话的下属。

    平日里,普通士卒对于这些军官,大多都是畏之如虎。

    而战时,这些普通士卒,反而又会紧紧地靠在这

第177章 培训掌令-->>(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