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后退,一直退到距离刘宁大约十五步开外时,他才发起了反击。
只见邵勇举盾,挡住刘宁扎来的一枪,几乎在同时,右手手腕猛地一抖,手中的木杆标枪如同毒蛇出洞,带着尖锐的破空声,直奔刘宁的面门射去!
刘宁见状,只能收枪躲避。
而趁着这个空挡,邵勇猛地往前一冲,与此同时,右手接过左手的腰刀,贴近到刘宁身前。
长枪的优势在于距离,一旦被近身,就变得笨拙无比。
邵勇根本不给刘宁任何反抗的机会,盾牌猛地向前一撞,干扰其重心,右手的腰刀顺势往前一递,架在了刘宁脖子上。
胜负已分。
整个过程兔起鹘落,下面观战的新兵们根本没反应过来。
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尖端战法,只是绩效兵书里的破枪式,奈何这群新兵们之前都是些农民,根本没接触过。
这招叫做标步齐进,是战场上厮杀常用的招数。
先用标枪投掷,扰乱对方的节奏,迫使其闪避或者格挡。
然后趁他躲闪之际,迅速持盾突进,欺近身去,用腰刀解决战斗。
(每兵执一牌,腰刀一把,阁刀手腕,一手执镖枪一枝,彼长我短,持定无隙,将镖掷去,毋论中否,彼必应,我急取刀在手,随牌杀入———《纪效新书·藤牌解》)
战场上,讲究的就是一寸长一寸强,这种战法本质上也还是以长打短,投掷距离肯定比长枪更远。
“都看明白了吗?”
邵勇看着这眼前这群迷茫的新兵蛋子,开口问道。
不出所料,人群里只有些稀稀拉拉的回应声。
这时,人群中有人低声地问道:
“邵邵把总,那要是手上没有盾牌,该咋办?”
邵勇闻言,直接赏了那问话的新兵一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
“还能咋办?跑呗!”
“没有盾牌,你还敢跟使长枪的官兵对阵?这不是找死吗?”
“等跑远了,用弓箭射他,用火铳崩他,这么简单的道理也不懂吗?”
那新兵被骂得缩了缩脖子,不敢再问。
接下来,邵勇又和刘宁反复演示了几遍“标步齐进”的动作要领,随后便让新兵们开始分组操练。
这法子,听起来似乎简单。
但真轮到这帮新兵们上手实战时,只能说是错漏百出,尽显洋相。
有的标枪扔出去,歪歪扭扭,别说扎人了,连靶子都碰不到;
有的倒是扔准了,可扔完之后站在原地发愣,想不起来往前冲;
还有的倒是冲上去了,可手忙脚乱,右手扔完标枪,根本来不及取刀。
结果等冲到前面时,人家使长枪的早就反应过来了,一枪就把他戳倒在地。
(掷镖后,每每仓皇不及取刀,是一大病)
这正是标步齐进的难点,需要左右手协调,需要投掷、冲锋、取刀等一系列动作在十几步之内完成。
这只能靠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
若是平时不练,到了战场上一紧张,那只能白白送命了。
看着训练场上,这群新兵们错漏百出的操作,邵勇感觉自己的头都快要炸了。
这些基础的步兵战术,对于他们这些边军老兵来说,几乎是人人都会、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可奈何眼前这帮人,大多都是些农民,别说技战术了,连基本的队列、口令都弄不明白。
邵勇先前可是练了他们整整一个月,才把队列和口令教会他们。
而现在教授的技战术更难,他也只能派选派一些老兵,从最基础的持盾、投掷、冲锋、取刀
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开始教起。
说实话,一开始接到这个“教头”的任务时,邵勇心里是一百个不乐意。
教这些新兵蛋子,简直是费力不
第137章 练兵-->>(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