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山雨绵绵,冰冷的雨水混杂着泥泞,将狭窄的官道化作一片修罗场。
两队人马在泥泞间来回冲撞绞杀,鲜血与雨水交融,染红了脚下的泥塘。
不断有人倒下,重重地砸进泥水里,溅起浑浊的水花,旋即被后续涌上的人踩过,再无声息。
曹二杵着一柄捡来的长柄骨朵,在后方歇息。
他不停地喘着粗气,雨水顺着他满是血污的脸颊不断流淌,模糊了视线。
曹二从戎六年,大小阵仗经历过不知凡几,刀口舔血的日子早已习惯。
可眼前这般几乎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纯粹以命换命的血腥肉搏,也让他这个老兵感到头皮发麻。
曹二是土生土长的榆林人,年纪不大,刚满二十二岁。
他父母早亡,家中也无兄弟姊妹,孤身一人。
十六岁那年,他稀里糊涂的就被吴大帅勾了军,从此成了延绥镇的一名边军。
听说要面对关宁军,说实话曹二有些紧张。
关宁军是大明九边的精锐,每隔一段时间,朝廷都会从各边镇中抽出精锐,编入辽东四镇。
曾几何时,能够被选中进入关宁军,去辽东搏一个出身,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念想。
他当然知道辽东战场很残酷。
曹二常听军中同袍们说,东虏和蒙鞑可不一样,兵精甲足,去了就是九死一生。
朝廷在辽东接连吃了几场大败,损兵折将无数,这才不得不从各处抽调精锐填补窟窿。
并且为了激励士卒用命,还把关宁军的饷银定在了每月一两四钱,更难得的是,据说从不拖欠。
一两四钱,还不欠饷。
这几个字,日日夜夜在曹二的心头萦绕。
他馋啊,做梦都馋!
每年朝廷派员来延绥镇挑人时,他都伸长了脖子盼着,希望自己能被选中。
同袍们嘴里“东虏凶猛,九死一生”的告诫,到了他耳朵里,自动就变成了“辽东饷高,月月实发”的诱惑。
曹二才不在乎那劳什子东虏是不是真有三头六臂。
在他看来,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的丘八,谁又比谁命硬?
手中的骨朵抡圆了砸下去,就是神仙来了,脑袋照样也得开花。
他心心念念的,只有那足额且准时发放的军饷。
延绥镇的日子,就是一个“苦”字。
他实在受够了这种饿肚子的日子。
不知多少个夜晚,他被饿得胃里直泛酸水,只能蜷缩在冰冷的铺上,捂着自己抽搐的肚子,辗转反侧。
在吴大帅麾下这些年,延绥镇欠饷是家常便饭。
每到发饷时,吴大帅总会苦口婆心的开导他们。
朝廷只是暂时困难,挪用了你们些许饷银,日后肯定会补发,要以大局为重。
辽东战事吃紧,关宁军的将士们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
咱们后方的弟兄,紧一紧裤腰带,体谅一下,支援一下,也是应该的嘛!
大局为重?
曹二听了,却只觉得满嘴苦涩。
为了这狗屁的“大局”,他和同袍们,不得不厚着脸皮跑到榆林城里的客栈酒肆门口,像乞丐一样蹲着。
只为了能闻一闻里面飘出来的酒菜香味,希望能侥幸讨到些残羹冷炙。
曹二始终想不明白,他也是戍守边疆的士卒,也要提着脑袋上阵杀鞑子,凭什么他的饷银就要挪给关宁军用?
难道他们延绥镇的兵,就活该饿肚子?
直到后来,吴大帅换成了江大帅。
日子才有了盼头,曹二也终于吃上了饱饭,再也不用饿着肚子睡觉了。
而当江大帅笑眯眯地将二十两银子拍在他手心时,曹二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
那白花花的银子,简直比榆林城里的娘们儿还白。
更别提每个月还有一两五钱的月饷。
想到这,曹二心中那股面对关宁军的紧张感,顿时散去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难以言明的底气。
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他娘的,老子领的可是一两五钱的月响,他关宁军才一两四钱。
这么算下来,老子岂不是比关宁军还厉害百分?
想到这,曹二心中胆气顿生,身子也不由得多了几分力气。
一股热血直冲脑门,曹二提起手中的骨朵,发出一声咆哮,再次扎进了前方的战场当中。
他盯上了面前的一个关宁兵,借着冲势,沉腰发力,手中的骨朵带着破风声,狠狠砸在了对方的胸口上。
一声沉闷的骨裂声响起,那关宁兵连哼都没哼一声,胸膛便肉眼可见地塌了下去,口中鲜血
第124章 我难道比你关宁兵差?-->>(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