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和卧铺,这大大减轻了长途跋涉的艰辛。
车厢里有温暖的暖气,有侍者提供周到的服务,餐车供应的食物也算可口。
他大部分时间待在自己的包厢里,继续润色《雷雨》的剧本。
列车轰隆前行,窗外景致不断变换。
第一天在法国和德国境内,田野和城镇还带着西欧的生机。
第二天上午抵达柏林,换乘前往华沙的列车后,窗外的景色逐渐变得辽阔而萧索,并在夜里抵达华沙。
在这里,列车停留很长时间,更换适合俄国的宽轨底盘。
第三天上午,列车终于抵达了第一个俄罗斯大城市,维尔纽斯。
天气已经变得极其寒冷,莱昂纳尔看到站台上的工作人员都裹着厚重的皮袄,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冰霜。
窗外已是一望无际的雪原,白茫茫一片,偶尔掠过几处被积雪覆盖的村庄和黑压压的森林,天地间显得格外寂寥。
列车在这里停靠加煤、补给,凛冽的寒气仿佛能穿透车厢壁。
第四天早晨,经过漫长的旅程,列车终于缓缓驶入了圣彼得堡的尼古拉耶夫车站。
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渐渐变得迟缓,汽笛长鸣,打破了冬日清晨的寂静。
莱昂纳尔收拾好行李,穿上最厚的大衣,脖子上围着貂皮围巾,头上戴着熊皮帽子,哆哆嗦嗦地走下车厢。
刺骨的寒风瞬间扑面而来,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站台上人来人往,弥漫着煤烟、蒸汽的味道。
他正准备寻找指示牌,或者干脆雇佣一个脚夫,目光却被不远处的一幕吸引了。
一个身材高大、戴着毛茸茸皮帽的俄国男人,正举着一块用俄语和法语两种语言写成的牌子,上面清晰地写着:
“欢迎莱昂纳尔·索雷尔先生!”
这意外的场面让莱昂纳尔愣住了。
他在圣彼得堡没有熟人,亚布洛奇科夫的电报也丝毫没有提及会有人接站。
屠格涅夫压根不知道自己会来圣彼得堡,难道会是索菲娅?她是怎么知道的?
莱昂纳尔顿感背上一凉……
(三更结束,明天再开始补更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