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流论调迅速形成并占据了上风:
    莱昂纳尔·索雷尔此举,无疑是一次对金钱的妥协,甚至是投降!
    《两个世界评论》的一位资深撰稿人在他的专栏里写道:
    【众所周知,英国人的流行杂志,为吸引读者向来不惜重金。
    我们年轻的索雷尔先生被金灿灿的英镑所征服,才答应为英国佬量身定制一部充满‘英伦风情’的消遣之作。
    这或许可以理解,毕竟艺术家也需要面包,但无疑令人惋惜——我们失去了一位可以写出更多深刻作品的作家。
    而英国人多了一部可供茶余饭后谈论的刺激读物。】
    类似的观点比比皆是。
    评论家们普遍认为,莱昂纳尔是为了丰厚的稿酬,放弃了对艺术的追求,转而创作一部迎合大众口味的通俗。
    毕竟“侦探”,一听就是以悬念和刺激感官为主,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深刻的表达?
    他们认为莱昂纳尔开始浪费自己的才华,也许会就此滑落成另一个的大仲马。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但微弱得几乎被淹没。
    少数精通英语的法国评论员或学者,在私下交流中表达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位索邦大学的教授在一次聚会上激动地反驳:“你们错了,完全错了!
    我仔细阅读了《血字的研究》的前两期连载,这绝非只是一部刺激感官的庸俗之作!
    这位‘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演绎法’,充满了科学的理性精神。
    莱昂纳尔对伦敦社会的描绘细致入微,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也远远超出了普通的侦探故事。
    这同样是一部杰作,一部能够重新定义侦探这一类型的作品!”
    然而,这样的声音往往被视为夸大其词,并未能扭转主流舆论的偏见。
    而看过手稿的莫泊桑、左拉等人,却在莱昂纳尔的特意请求下,保持了不同寻常的沉默。
    即使遇到记者追问,他们都三缄其口,只是含糊地表示“莱昂有自己的考虑”。
    但这种讳莫如深的态度,反而更加激起了外界的好奇心。
    莱昂纳尔究竟写了一部什么样的?能让左拉都选择闭口不谈?
    读者的情绪则更为直接
第266章 罗马假日!(千票加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