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办法了,被动等待只会让苏格兰场更加狼狈。
    霍华德·文森特最终下定了决心:“好吧,埃弗里,就按你说的办。这次你给我盯紧了,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挑选的记者和市民必须谨慎,陪同的警探要选最稳重、口才最好的!马上就进行!
    我要让那些被冲昏头脑的人,亲眼看看所谓的‘血字之谜’是多么可笑!”
    埃德加·埃弗里见建议被采纳,顿时精神焕发“是!上校!我一定办得妥妥当当!”
    ——————
    七月二十九日下午,阳光勉强穿透伦敦上空的阴霾。
    桑默利巷的空屋前,气氛比前一天更加热烈。
    在警察的严密控制下,一小群被选中的幸运儿,包括《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的记者,以及几位自称是《血字的研究》忠实读者的银行职员、教师和商店老板……
    怀着激动不已又忐忑不安的心情,在一位高级警督的带领下,跨过了那道神秘的警戒线,进入了空屋。
    埃德加·埃弗里亲自在现场督阵,不断对陪同的警探使眼色,示意他们按计划行事。
    警探们尽职尽责地开始讲解:
    “墙上的红色字迹,经过验尸官鉴定,不是血液,而是某种特制的红色颜料,模仿了血液流淌的效果……”
    “地上的这个白色人形轮廓,是用粉笔画上去的,显然是为了模仿中死者的姿势……”
    “这枚戒指,材质普通,没有任何佩戴痕迹,更像是一件道具……”
    ……
    然而,警探们很快发现,他们的讲解几乎成了背景音。
    进入现场的记者和读者们,根本无心聆听这些“扫兴”的解释。
    他们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完全沉浸在了一种“角色扮演”的狂热中。
    “看!这个角度!福尔摩斯当时就是站在这里观察尸体的!”
    一个戴着眼镜的教师模仿着想象中的侦探,用手比划着。
    “戒指滚落的位置!这一定暗示了凶手和死者之间的关系!”
    银行职员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铅笔,煞有介事地记录着。
    “颜料?我不信!警探先生,我看这就是血液!”
    《每日电讯报》的记者一边拿着本子,一边反驳警探的解释。
    他们甚至开始自发地“推理”起来:
    “凶手选择在这里作案,一定是因为这里偏僻!”
    
第260章 苏格兰……大马戏团?-->>(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