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卢赞的政治诉求并不冲突。
    可当下事态变化突然且紧急,自然而然刘继业与卢赞的分歧便产生了。
    卢赞为了拿捏住刘继业,甚至在话语间将“刘继业与国家”给分割开来。
    这样的话,难免让刘继业色变。
    见刘继业有所色变后,卢赞缓和了点语气说道:
    “纵算赵德秀是在用诱敌之计,可我军兵力远胜宋军,将军又是知兵之人。
    我军南下,以堂堂正正之势镇压宋军气焰,又有何不可?”
    在卢赞看来,眼下北汉军等于是天胡开局。
    先前为了减少损失,刘继业想着用计谋击败宋军没错。
    可现在宋军丝毫不上当,“以奇胜”行不通,那便“以正合”,这一思路简直天衣无缝。
    不怕文人不读兵书,就怕文人读死书。
    刘继业真想跟卢赞好好解释下,将兵书断章取义是不智的,可话到嘴边他又咽了下来。
    赵德秀用的是阳谋。
    哪怕他看出赵德秀内心深处,可能在藏着什么诡计,可正如卢赞所言以当下情势来说,他率大军南下将是必然的选择。
    另外卢赞的话,未尝没有一些道理。
    刘继业对自身的兵略是有自信的,只要他接下来时刻报以谨慎,让宋军找不到可乘之机就好。
    想到这一处,刘继业收起心中些许怀疑,他看向身后副将言道:
    “传令全军,即刻南下!”
    ...
    北汉军大举南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赵德秀耳中。
    听闻这消息后,赵德秀忍不住抚掌大笑起来。
    一旁的卢多逊见强敌来临,赵德秀不忧反喜,不由诧异满怀发出询问。
    在卢多逊的询问下,赵德秀说出了心中看法:
    “非我不知北汉军势强,更非不知刘继业乃是名将。
    然正因刘继业是名将,有些事才会让我看的更清楚。
    我不让儿郎四处出击,反而专攻长子一处,若是名将大有可能识破是我的诱敌之计。
    既能看出,何意会如此快决意南下?
    这一异常,有数种可能,然在这数种可能中,有一种正是我军的取胜之道!
    我那釜底抽薪之计,抽的不是潞州根本,抽的是北汉军将帅间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