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闻言,身形一晃,难以置信地望向诸葛亮,随即怒斥亲兵:“曹洪非追子龙乎?何故突袭主营?”
    “巡逻士卒皆在沉睡?待曹洪攻入方觉?”
    刘备怒气冲冲,毕竟麾下尚有两万大军。
    曹洪兵不过万余,却已破前军大半。
    庐江兵竟如此无能?
    “主公,吾亦不知曹洪何故回军。”
    “且其于黑暗中突兀杀出,我军猝不及防。”
    亲兵答道。
    刘备知此刻不宜怒,强忍火气,步出帐外。
    果见远方火光冲天,双方激战正酣。
    然皆是庐江兵被曹洪部所压。
    许多人自梦中惊醒,茫然不知所措。
    闻曹军将至,众人欲避曹洪之锋,然无人能组织有效防御,未几,曹洪已烧主营半壁,渐近此地。
    “主公,速整军为上。
    前锋已乱,若中军再失序,恐难御曹洪。”
    诸葛亮强忍不安,近刘备耳畔言。
    “哧!”
    刘备冷目斜睨诸葛亮,怒火中烧。
    皆因诸葛之计,分兵伏曹洪,不料未中伏,反遭曹洪夜袭,损失惨重。
    若步步为营,何至如此?
    然刘备喜怒不形于色,怒意稍纵即逝。
    毕竟,诸葛亮确有才智。
    寻新谋士前,尚需倚之。
    “军师,速整兵马,阻曹洪。”
    刘备拍诸葛亮肩,郑重吩咐。
    “遵命!”
    诸葛亮知刘备不悦,见其面色阴沉,未多语,点头即去部署。
    心中却苦楚万分。
    为何此计又败!
    前次败于苏祭酒尚可谅,但此次苏祭酒不在夷陵。
    难道对方早有防备,预先示曹洪?
    否!
    断非如此!
    若真如此,此人太过可怕。
    不仅洞悉其谋,且预先布局。
    仿佛其一直在对方算计中,步步踏入陷阱。
    此任人摆布之感,对高傲的他而言,难以承受。
    诸葛亮思绪万千,旋即收敛心神,振奋精神,指挥军队抗曹洪。
    调左右后三营大部兵力,驱曹洪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