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7章 不过是个莽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也罢,子敬便去一试。”

    周瑜无奈应允。

    孙权不允,鲁肃居中调和。

    周瑜点头,抱拳转身离去。

    然,伐庐江之事,他誓不轻言弃。

    庐江之地,刘备近日似处祥云之中。

    他日夜忙于政务,屡邀庐江豪族族长共商大计,许以厚报,望其助管庐江。

    手下匮乏,治郡非易事也。

    庐江旧官多源自江东,刘备对琐职不甚介怀。

    至于要害之职,则非亲信不可托付,此乃无奈之举,却也是掌控庐江之关键。

    数日间,庐江已尽在刘备掌握,江东欲夺回,难矣。

    刘备深信,江东之军,不足为惧。

    为笼络当地豪族,他许以重利,虽负债累累于未来,然刘备浑然不以为意。

    此刻,兵强马壮,地广粮丰,刘备意气风发。

    “主公,荆州有信。”

    诸葛亮执扇徐步而入,刘备急起迎之,请其上座。

    “情形如何?”

    刘备面露焦虑。

    庐江既定,江东之患暂息,而曹操之威,犹在心头。

    “曹操已率军返许昌,大部随行,荆州仅余兵力十余万。”

    诸葛亮笑言。

    “大善!”

    刘备大喜,“曹操北归,吾心甚安!”

    自此,刘备可专心于庐江,再无旁骛。

    曹操既去,后顾之忧尽除,刘备得以全力备战,积草屯粮,厉兵秣马。

    目标直指,曹操南侵之时,能有一支劲旅,与之抗衡。

    “哈哈……主公欲仅限于庐江乎?”

    诸葛亮扇动羽扇,目光睿智。

    “孔明之意……”

    刘备心弦一紧。

    莫非,诸葛亮又有攻城略地之策?

    环顾四周,庐江近邻,唯有三城可图:

    寿春,

    江夏,

    秣陵。

    秣陵属江东,不必虑;寿春、江夏,皆为曹操所据,图之需谨慎。

    刘备立刻摒弃了攻占江夏的念头,上次在那里遭受重创,兵力大减,连二弟关羽也不得不投奔曹操。

    他对江夏心

第127章 不过是个莽夫-->>(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