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更甚,僵硬身躯满载愧疚,既对孙策有愧,亦对兄弟情深难以释怀。
    孙绍至刘备身侧,深鞠一躬:“皇叔援手之恩,孙绍铭记于心。只可惜,江东非我容身之所,亦非我不容江东。”
    言罢,他转向江东众人:“望诸位他日黄泉相见父亲时,犹如今日之态。”
    随即掀帘大步离去。
    江东众将面面相觑,羞愧难当。
    周瑜脑中嗡鸣,不断低唤:“伯符,伯符……”内心苦楚,无人能解。
    唯孙权端坐床沿,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此子年仅十四五,却才智过人,胆识非凡,若留之,必成大患。
    刘备此刻心绪纷乱,未曾想会目睹此景,亲耳所闻孙绍之言。
    “非我不容江东,实则江东不容我。”
    孙绍之语,字字刺痛人心。
    此事亦成江东之痛。
    孙权与众将对少年如此冷漠,令人寒心。幸有刘备在场,否则江东内部矛盾只会暗藏,而他目睹一切,听闻其言,不禁忧虑。
    若此事外泄,江东文武将如何对待他?
    “此乃真正攻心之计,曹操身边那神秘谋士,着实狡猾。”
    “我该如何面对江东众人?”
    刘备迷茫无措。
    此时,孙权起身,笑容满面:“孩童耍性罢了,无须挂念。”
    “去寻回孙绍,明日我带他回吴郡,妥善安排。”
    表面和善,实则寒意逼人。
    带回吴郡?软禁之意?
    众人默然摇头,无人敢质疑孙权,周瑜亦然。
    “既已至此,不如商讨下一战事。”
    孙权转移话题,转向刘备:“劳烦皇叔引路至中军大帐,并请军师诸葛亮。”
    “请坐。”
    刘备察觉孙权并无恶意,但也知晓,即便孙权心存偏见,此刻亦不会显露。
    击退曹操之事,需待日后再论。
    他引领孙权议事的同时,派人去请诸葛亮。
    不久,众人聚于大帐。
    刚落座,诸葛亮与张飞便匆匆而至,满面忧容。
    “军师,何事如此匆忙?”
    刘
第65章 血仇深重-->>(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